-
典籍中,就包含着许多关于审美和文艺的精彩论述,这一传统在以后延续的两千多年中从未中断,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应该说,近代意义上的美学学科是20世纪初才在中国诞生的,它基本上是当时“西学东渐”的产物。美学在中国发端以后,发展相当迅速,至20世纪40年代末已大体上实现美学的...
2013.10.28 10:55:00
-
握美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及其思想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坚持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紧密结合美学学科理论逻辑的发展来把握和叙述西方美学的历史进程,揭示其总体上贯穿的从客体向主体、从理性向经验、从外在向内在的理论逻辑轨迹。
用相...
2016.06.30 10:25:00
-
们建构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之可能性。当然,这也面临诸多难题。其一,建构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的框架结构何在?长期以来,我们谙熟西方美学学科的概念、范畴、架构,在上述举例过程中也不难发现以中证西、以中填西的痕迹。那么,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应如何设计?我认为,这一话语体...
2016.08.17 09:02:00
-
们建构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之可能性。当然,这也面临诸多难题。其一,建构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的框架结构何在?长期以来,我们谙熟西方美学学科的概念、范畴、架构,在上述举例过程中也不难发现以中证西、以中填西的痕迹。那么,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应如何设计?我认为,这一话语体...
2016.08.17 09:22:00
-
们建构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之可能性。当然,这也面临诸多难题。其一,建构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的框架结构何在?长期以来,我们谙熟西方美学学科的概念、范畴、架构,在上述举例过程中也不难发现以中证西、以中填西的痕迹。那么,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应如何设计?我认为,这一话语体...
2016.08.17 09:22:00
-
美学学科,自20世纪初叶从西方引入中国以来,即以其对中国传统的卓越阐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为中国人文科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检视这一学科在中国10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的解释领域主要在于人生、艺术和自然三个环节。也即在中国学者看来,人生的艺术化、艺...
2017.01.16 10:39:00
-
美学学科,自20世纪初叶从西方引入中国以来,即以其对中国传统的卓越阐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为中国人文科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检视这一学科在中国10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的解释领域主要在于人生、艺术和自然三个环节。也即在中国学者看来,人生的艺术化、艺...
2017.01.16 10:39:00
-
海政法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祁志祥则认为,当代中国应注重抓住“美”的“乐感”性能,以中国特色的“乐感”概念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学科体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昌盛从对“人文、修辞、审美、社会”这四种现代中国文论转型路向的分析入手,提出这四种路向与当下的“文化研...
2017.04.26 10:07:00
-
效力。在王德胜看来,对于当前的文艺美学研究来讲,理论研究的“当下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表示,随着美学学科的与时俱进,美学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生态、文化等逐步进入美学研究的视野,但文艺美学的功能与领域依然是不可取代的,而且为其他领域的美...
2017.05.24 11:12:00
-
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表示,当前人民群众在文化、心理、艺术、美学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由过去的衣食住行进入到美学艺术层次。文艺学、美学学科在扩展学科边界方面迎来新机遇,文艺理论的扩容和边界拓宽,有望催生新的学术生长点。
在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看来,相对于其他新兴...
2017.12.08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