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77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3.动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学生是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受益主体及创新主体。激发学生在校园文化实践中的责任感、荣誉感及践踏校园文化的羞耻感等等,使其上升为一种信念,不断在创新中追求校园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就会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必然。   (四)坚持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原则...
    2009.06.19 10:51:00
  2. 是很多学生对腐朽低级的生活方式的追逐,对高尚的漠视,对一切传统美德公开表示不屑。有学者将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耻感消解”。这种“去羞耻化”的社会现象的存在,极大地败坏了校园风气和社会风气。因此,营造风清尚明的社会风尚,迫切需要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耻感意识,明晰耻与...
    2009.07.08 11:19:00
  3.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家的政治活动、对人民的教育等各个方面,反映出耻感文化已经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孟子将羞耻直接和人的内省、正己联系起来,通过正己而达到自强,并从性善论的角度,以“四心说”揭示每个人只要加强自身修养,勤于内省,反求诸己,...
    2009.09.08 13:25:00
  4. 再强势,民意再汹涌,反对声再大,仅仅只能停留于口头嚷嚷的层面,并不能在实质上拿官员怎么办。反正,出现丑闻的也不只此一家,没什么好羞耻的。另一个弱点是,曝光的示丑效应很快就过去了,因为在这个新闻竞争激烈的时代,舆论很浮躁很容易遗忘,媒体会赶着追逐下一个热点和制造...
    2009.09.09 14:20:00
  5. 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道德规范,不以荣小而不为,不以耻小而为之,常怀敬畏之感,常持羞耻之心,自尊、自省、自警、自励,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追求“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的价值取向。三要培育对操守的良好心...
    2009.11.18 09:39:00
  6. 荣通,不愧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庄子·在宥》)   【译文】庄子说:“藏金于深山,沉珠在深渊,不谋财货,不求富贵,不以高寿为乐,不以夭折为哀,不以通达为荣,不以贫穷为羞耻,不收揽举世的利益来据为己有,不以称王天下而彰显自己。。” ...
    2010.02.11 10:19:00
  7. 你的事件还得有“新看点”;其次,这种关注得持续一定时间,免得“耍滑头者”给你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拖延战术;第三,还得有公权力的羞耻感,一旦人家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恐怕你也没招;而且,还得有长效机制殿后,不然难免死灰复燃……这里头有些东西是媒体人可控...
    2010.06.21 08:30:00
  8. 高飞跃。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西方学者通常把同情感、怜悯感、正义感看作重要的道德情感形式加以深入研究,我国学者则把义务感、羞耻感、荣誉感、幸福感置于极为重要的理论位置。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道德情感研究领域,人们对道德情感生成机制的研究尚处在起始阶...
    2010.07.13 16:04:00
  9.      “八荣八耻”漫画——问心有愧。 万永绘   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
    2010.07.16 14:51:00
  10. 要达到这一目的,正面教育固然重要,但耻感文化的教育亦不可缺失。   所谓耻感,笔者认为是人们对不良行为造成的负面后果在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
    2010.08.25 08:4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