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神奇的药酒,产妇奶结,只需用棉球蘸点药酒塞住鼻孔,立竿见影。这瓶药酒帮助了好几十位妇女,母亲却分文不收回报。这件事至今仍在镇上老辈们间传颂。“所以,小时候就有‘做好事有一种幸福感’的朦胧意识。”
初中毕业,同学们都到农村劳动,朱仲寅由于小儿麻痹症留在了镇上...
2011.11.01 09:07:00
-
3月20日,为迎接世界儿歌日的到来,和平桥街道外口中心联合濠西社区协同地步湾幼儿园举办了“携手新小市民,同说老辈儿歌”活动。
地步湾幼儿园小朋友的父母大都是在通打工的新市民,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当听到孩子们用自己的家乡方言说的《上海儿歌》、《海门儿歌》、《东...
2012.03.21 09:12:00
-
3月20日,南通市和平桥街道外口中心与地步湾幼儿园儿在世界儿歌日前夕联合举办“携手新小市民,同说老辈儿歌”活动。
活动中小朋友们通过班级方阵拉歌《南通童谣》、《感恩的心》、《摇篮》、《朋友你好》和小组儿歌展示《数花灯》、《咏鹅》、《学做解放军》、《和你在一...
2012.03.23 08:54:00
-
地址,后来就失去了联系。“所以我们相信,父亲的亲生父母应该在镇江。”孙庆芳说,如今姐弟四人和母亲都很支持父亲寻找镇江亲人。因为有老辈亲戚在镇江定居,这两年母亲更是多次来镇江寻找,但终因线索太少而没有进展。
不久前,孙庆芳通过网络联系上国内知名的热心人“寻亲大...
2012.06.28 09:37:00
-
儿童空巢家庭比比皆是,王卜华作为共产党员成了组里人的主心骨。49岁的王卜华因为辈分小,手脚麻利,头脑活络,为人真诚,办事认真,村里老辈人都喊他“伢儿”,因为人们希望已经做了外公的王卜华永远青春焕发,扶危济困。
王卜华供职于海安名品装饰公司,分管里下河三镇的业务...
2012.07.16 14:53:00
-
”的村名与众不同,江南江北用的是同名——田桥。没有人说得出这是不是巧合。和夹江折水相连的寥家沟也有一处隔水同名的地方,叫严桥,听老辈的人说,过去水很窄,两边的严桥本是一家。对于田桥,我愿意也是如此。这样,便自然有了沧海桑田的厚度。
田桥于我,最刻骨铭心的印象...
2012.10.09 10:11:00
-
就冲我喊:“小范,快来看,我这次要他们给我开发票了,有了质量问题我再也不怕他们不认账了。”刘奶奶短短的几句话让我激动了好长时间,老辈农民的维权意识已经增强了,看来农民法律意识和素质的提高并非遥不可及,只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不懈努力。
或许在外界人的眼里,我们...
2011.09.30 12:00:00
-
信使,传递着丰收的佳音。
经历了一个夏天的酷热煎熬,到了初秋,总可以松一口气,然而依然是逼人的暑气。夏天的影子无处不在,难怪老辈人说,又是秋老虎、秋呆子了。热归热,田里的庄稼可不能松口气儿,如待产的孕妇,正挺着大肚子,准备临盆哩。
稻谷低着头,弯着腰,放...
2011.09.23 12:00:00
-
县龙集镇清河村村委会院坝。
“谢书记,谢书记”,一名50岁上下的大妈冲进了村委会办公室,正埋头检查投影仪线路的谢文鑫抬起头:“老辈子,你有啥事?”“谢书记,听说你要走了?”大妈满脸急切。“你听哪个说的?”谢文鑫招呼大妈坐下。
“昨晚上我孙儿回来说的,说大家...
2011.07.29 12:00:00
-
稻草编织的门帘、夏天穿的草鞋、冬天穿的“毛窝子”以及用来保温的饭捂子等等。
六十岁的邱卫平,自小受外婆影响,学习草编技艺。听老辈人说,以前金湖县黎城镇这里有一个媳妇心灵手巧,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鞋穿,她就到河道里割一些水草回家编成草鞋,这样省去了不少钱,于是大...
2012.12.27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