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316条,用时0.06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由之路。近几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到2008年底,全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286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的32%,其中通过土地流转的规模经营面积79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5.8%。实践证明,通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优化土地资...
    2009.02.17 15:27:00
  2. 耕地被占用,农户集中安置后腾出的村庄用地可能被复垦为耕地,但人们对复垦土地的质量表示担忧。按照国办07-71文件的意见,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只能折抵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不得折抵为建设用地指标,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国家也设立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地区,要求试...
    2009.03.09 14:00:00
  3. 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      安全理念。土地是支撑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宝贵的耕地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进而保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职能,安全成为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
    2009.03.09 13:25:00
  4. 步增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 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在较长时期内流转的规模是稳定的,一般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5% 左右。近几年呈加快趋势,截至2007 年末,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6372 万亩,比2006 年增长14.8%,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
    2009.03.16 15:13:00
  5. 献。   关东地广人稀,“闯关东”浪潮不仅使关东地区“人稀”的面貌得到改观,与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平衡,而且,肥沃的黑土地得到开发,耕地面积处于不断增长之中。有资料显示,1873年关东耕地面积仅为2400万亩,40年后即1913年达到12300万亩,1932年更增加到30618万亩。荒原变良田,流...
    2009.04.20 11:08:00
  6. 结果,花费国家大量资金建的这些系统,互不相容,甚至互相矛盾。例如,历时10年于1996年结束的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明我国当时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后来根据变更调查数据,于21世纪初提出保18亿亩耕地的战略任务。但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前,林业部门发布,自1999年开始的退...
    2009.05.25 15:16:00
  7. 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大多数...
    2009.06.22 10:18:00
  8. 的概念,把人均粮食消费量放到一个确定的水平上;不预测土地的潜在生产力,而只依据土地曾经达到的最高产量;最后根据过去几年已经发生的耕地面积变化量和粮食播种面积的调整,来估算全国耕地尚未发挥出来的生产潜力,得到耕地的现实生产力,进而推算人口承载量。   根据我们的估算,...
    2009.07.03 14:47:00
  9. 人居住的地域有限。中国土地有三级阶梯,二级阶梯尚可勉强供人们生产生活,第三级阶梯如高原是不适宜人口居住的,并且中国的一级平原只占耕地面积的34%,加之城市化进程大量吞噬良田、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导致了土地日益紧张。而人均拥有矿藏量如石油、天然气、煤、铝等资源较少,木材资源...
    2009.07.08 10:27:00
  10. 的年代,或者一些其他产业比较收益远比农业高的发达地区,农民种高产田的积极性不高,耕地撂荒的情况很严重。我个人估计,目前每年撂荒的耕地面积占5%,9000万亩左右。按照每亩地产400公斤粮食计算,由于每年耕地撂荒而损失的粮食产量在360万吨左右。   土地撂荒是农民对...
    2009.08.11 10:3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