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卦》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礼义能够使君臣、父子、夫妇恰如其分地处于各自的位置,也就是孔子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因此,礼确定了不同社会成员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地位,也强化了不同人群的等级阶层意识,从而自觉地认同礼...
2009.04.09 13:58:00
-
名”合一的趋势。
按照传统观念,姓氏代表的是家族、宗亲、血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共姓至上的群体原则,传统社会形成了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姓与祖宗、群体密切相联,只有那些不孝子孙或被宗族除名出族的人才会改变自己的姓氏。一个人即使对家族再不满,也不...
2009.07.27 11:10:00
-
句子,不禁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古风雅韵吗?然而,仔细一看,内容却完全没有了老《三字经》的“君君臣臣”,取而代之的是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道德箴言。
这些琅琅上口的三字诀出自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创作的《新三字经》。11月7日,高占祥携...
2009.11.17 15:30:00
-
子,朋友也可以譬之于兄弟。这样,家庭道德推之于家族、社会组织、国家政府机构等,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便建立起来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社会道德秩序正是这样一种思路的产物。
孔子认为,把这种“邦国和谐”的道德进一步推广,“以天...
2010.05.14 10:04:00
-
害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需要规范来调整和约束人的行为。
孔子试图在两者间取中,孔子讲究“天理”,讲究“自觉”,最后留下一堆君君臣臣的教条,无法适应变化的社会、变化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老子说回归自然,但老子没有观察到其实人的欲望是野马,自己控制自己是不可能的事,...
2010.06.04 08:40:00
-
了一定的基础。今年暑期,该校专门抽调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从适合孩子身心成长的角度出发,采取现代眼光,剔除了与时代不相符合的“君君臣臣”等封建主义的糟粕,选取其中最精华、最朗朗上口的部分,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编制了一套国学校本教材。
这套教材在内容体系...
2010.10.29 17:16:00
-
与整个“天下”格局的意识形态基础。它揭露,大盗不仅能够盗财物,而且能够盗国家权力,能够盗用维持权力运作的仁义道德、修齐治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套。他帮助你明白孔孟圣人的一套大道理,可以为善所用,也可以为恶所用,可以为真所用,也可以为伪所用。它打掉你的精神枷锁...
2011.01.27 07:48:00
-
宫廷政变所摧毁、所颠覆。权力受挫、权力败亡的教训也是值得总结的。所以儒家致力于构建一套修齐治平的理念体系直到道德规范,去确定君君臣臣的道理。他们断言,君符合某种道德要求了,臣也符合某种道德要求了,就可以天下太平,权力就可以运作顺畅,这叫做邦有道。相反的情况叫做...
2011.01.28 08:12:00
-
更着重的是士人个人的精神与生命救赎,而不是御民上的丰功伟绩。请看,盗亦有道,那么道亦有盗——即满口仁义道德的大人先生,满腹经纶的君君臣臣们,也有这样的那样的一肚子男盗女娼。所以,庄子对儒家学说说:“我不相信。”
他转而教给你一点终其天年之术,槁木死灰之术,在大臭椿树...
2011.01.30 08:35:00
-
螺旋上升、滚动发展的思路。”学校分管副校长向记者介绍。
学校在编写教材时,也注意到把握时代性标准,甄别并剔除国学典籍中“君君臣臣、因果报应”等消极、愚昧、落后的部分,努力为学生送上一份纯正高雅、积极向上的文化大餐。
诵读不增加学习负担
眼下的孩子们,学...
2012.03.03 1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