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136条,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界粮食市场的竞争力来强化国内的粮食安全。因为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无法反对世界粮食贸易自由化,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将与国际接轨,只有提高市场驾驭力,才能保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粮食市场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因此,粮食安全不仅依赖...
    2009.02.23 10:00:00
  2. 时发生的条件。      第一,资本内流,银行体系外债增加,外汇暴露风险累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驱动经济增长,东南亚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步伐,竞相放松了金融管制,大量吸引国际资金流入。      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1996年国际私人资本流入亚洲新兴国家的净额是1418亿...
    2009.03.09 13:18:00
  3. 防止和反对哪些错误的思想认识?   闫志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防止和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各种观点,尤其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社会思想“自由化”的口号下,企图照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搞“全盘西化”。民主社会主...
    2009.03.30 14:25:00
  4. 些主张,会给一些国家带来消极后果,也为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制。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自由化的国家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不会引发西方国家那样的金融危机,正是得益于没有搞金融自由化。新自由主义推行全球一体化,实际上是推行全球...
    2009.04.01 09:16:00
  5. 义承诺。对保护主义最好的回应,就是使已历时七年、至今停滞不前的多哈回合获得成功。   我们也需要反躬自省。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浪潮中受益良多,但毋庸讳言,过去和现在,国内都存在形形色色的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与行动。世行报告列举中国贸易保护行为有八项之多...
    2009.04.01 09:16:00
  6. 价格竞争跃升到质量、技术竞争,保持与国外竞争对手的非价格优势,打消其挑起摩擦的口实,同时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3,推动进口自由化,开放国内市场。面对国外日益高涨的指责和不断增加的贸易纷争,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后,...
    2009.04.01 09:43:00
  7.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是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对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加以改造而来,更加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真正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因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的“国家干预主义”,无法解决西...
    2009.04.01 09:43:00
  8. 反思中更多的是对金融衍生品的指责。不可否认,此次危机的确与国际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缺失有密切关系,是近些年美国过度提倡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必要的金融管制,出现金融产品创新过度、高度泛滥、风险聚积的结果。一是全球对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缺乏严格监管。往往是客户与交...
    2009.04.13 14:18:00
  9. 保证本轮投资顺利进行的又一重点。   最后则是要放松对某些行业的准入限制。目前的投资领域,既存在国家垄断,也存在大公司的垄断。这种局面,不利于私人资本和国外资本的进入。因此,放松对某些行业的准入限制,推行投资的自由化,同样构成经济刺激方案能否尽快起效的关键因素。...
    2009.04.28 09:01:00
  10. 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取代了原来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形式。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有:一是私有化;二是非调控化;三是自由化或全球化;四是福利个人化;五是贫富分化;六是工会弱化。   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有三个“可能加大”:   一是可...
    2009.05.08 16:4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