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062条,用时0.03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开来。      不仅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普世”的、“永恒”的民主,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也没有什么超越时空、不分国界的“普世”民主。美国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美国历届总统把向世界推广民主与自由当作己任。然而这个西方世界的民主“样板”,远的不说,单说在冷战后,又干...
    2009.03.09 15:37:00
  2. 向太后推荐了嫪毐,让嫪毐替代自己,填补赵太后身边的空缺。   这真是一招昏棋!当他和赵姬联手设假案,动假刑,使嫪毐进宫后,吕不韦自认为了却了自己的一段心事,赵姬也很高兴。可是,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他做的这件蠢事酿成了一场大祸。嫪毐在和赵姬生了两个儿子以后就暴露出...
    2009.04.02 13:09:00
  3. 实、不图虚名,很多同志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出色成绩,被陆续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但也有一些年轻干部却只图“接官”不思“接班”,少数人自认为年轻,有业务知识,便认为“接官”非我莫属,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严格要求。正是这种“接官”的思想动机,导致少数年轻干部走上...
    2009.05.21 13:25:00
  4. 有另外一面。古往今来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公共舆论常常会发生泛道德化倾向,舆论的相互影响、激荡也十分容易走向情绪化和非理性。当多数人自认为站在道义立场,对无良行为进行指斥和鞭挞的时候,“道义愤怒”常常容易忽略对事实的客观辨析,特别是当事件需要司法介入处理的时候,“...
    2009.05.27 15:40:00
  5. 但为什么还会出现明知故犯、知法犯法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纪律意识淡薄、心存侥幸。周良洛就有侥幸心理:一是以为监督不到而心存侥幸,在自认为容易暴露的地方,不越雷池一步,但认为发现不了的,就瞒天过海。二是以为领导袒护而心存侥幸,自己是为党挑重担的有功之臣,领导会权衡...
    2009.06.10 15:44:00
  6. 陈水扁执政八年贪腐泛滥是不是也代表了台湾人民的意志?这使我想起了法国思想家卢梭200多年前对这一类民主所作的评论,他说“英国人民自认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讨...
    2009.06.12 10:29:00
  7. 因素掣肘,博士论文通过者众,被“枪毙”者少,答辩有流于形式之嫌。   答辩的“面子工程”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昌乐自认为有着“喜欢较真”的性格,做学问讲求“在无疑处有疑”。不过,这也要看场合,作为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碍于导师情面”,对一些不...
    2009.06.18 16:46:00
  8. 乎与经济学比较靠近一些。所谓福利,通俗地说其实就是日子过得怎么样,生活有没有保障。不过我们也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即使自己过得自认为不错了还觉得不够好,总想和与自己原先境况差不多的人比一比,其实这种比较的心理恰好就反映出了福利的相对性。   一个人对自身福利状...
    2009.07.08 10:28:00
  9. 50年代以来的国家意识形态更强化了这种政治倾向。国人这种对抗强权的政治心理,似乎与小国心态各去东西。但外在的抵抗强权与内在的弱小自认恰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在小国抵抗强权而又全无兑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悲愤的民族心理就挥之不去。如果中国人走不出这种悲愤,也就意...
    2009.07.17 10:21:00
  10. 认为,缺乏国际合作,也是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些认识和想法都有道理,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民族利己主义在推波逐澜。美国政府自认为是世界的领导者,有足够的行政干预能力。但他们为什么不自我“断腕”,维护全球经济的大局?这就是民族利己主义!实际上,在金融危机酝...
    2009.07.29 13:1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