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文化和生活中了。根本上来说,中国文化不是追求理论的明晰,而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实践是跟我们做事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庄子》里面讲“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讲的都是超越世俗达到精神的某一种高度。这些都是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今天,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发掘它、...
2014.03.10 14:04:00
-
人事万物行为的准则。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人物的本性,而不肆意妄为。清静就是克服私欲,归于自然之正道。庄子在《逍遥游》中倡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观念,实际上是对老子的体现公平正义的“圣人”观念的发展。
可以说,老子和庄子将社会的公平正义的本质归属...
2014.11.22 08:33:00
-
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
2017.07.03 09:29:00
-
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
2017.07.03 09:55:00
-
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
2017.07.03 10:27:00
-
而为,不为物累,方能旷达处世,泰然逍遥。所以《庄子逍遥游》里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游于无穷的境域,便无须依赖外物。然而,世人总有“机心”,心为俗物所羁绊...
2018.01.08 10:38:00
-
的心情时,习近平同志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里的“我将无我”,是对“至人无己”等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概念的化用,强调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
2019.04.11 08:59:00
-
的心情时,习近平同志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里的“我将无我”,是对“至人无己”等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概念的化用,强调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
2019.04.11 08:59:00
-
的心情时,习近平同志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里的“我将无我”,是对“至人无己”等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概念的化用,强调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
2019.04.11 09:18:00
-
的心情时,习近平同志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里的“我将无我”,是对“至人无己”等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概念的化用,强调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
2019.04.11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