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整转型,在寒冬里挺立,也是为了能够积蓄能量,在未来中国更广阔的市场上一展拳脚。
那些对中国市场没有信心的企业,其实都是患了致命的“短视症”。众多的跨国公司可以在中国市场好赚钱时逐利来到中国,但是日益聪明的中国消费者和中国政府肯定也会记住,在经济危机和信心危机...
2009.04.14 10:18:00
-
信,他信的确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因此成为他信忠实的跟随者。让他信在历次选举中,获得了“自动多数”的统治地位。
他信甚至产生了致命的傲慢:他认为是时候让军人等势力真正退出泰国政治了,泰国应当建立如同英国、日本的“虚君议会民主制度”。这样,他几乎得罪了在曼谷的全部...
2009.04.15 14:41:00
-
有近两万家,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7万家,它们已经构成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们的缺陷有可能是致命的: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在中国的企业里很有市场,产品单一,缺乏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有充足...
2009.05.18 10:06:00
-
疫的史诗》这本书,就是写的1918年的流感故事。作者约翰·M·巴里,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了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的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大流感》中所说的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流感大流行。最新的权威估计,死亡人...
2009.05.18 10:23:00
-
他认为,经济周期和波动表明,长期来看,这套制度是不可持续的。不过,我们这些现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将危机和萧条看做疟疾,而不是致命的肿瘤。凯恩斯主义或者货币主义,教给我们如何将周期性危机从危害生命的黄热病,转换为偶尔的盗汗和发烧——用点儿“经济政策奎宁”,就可...
2009.05.27 15:48:00
-
并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如果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是二战后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体系在政治上一次致命的打击,那么这次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兴起,是在经济和发展模式方面对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一次严重的冲击,而且正在向政...
2009.06.17 10:36:00
-
硬招”:
一要倡“举”。要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使奖励举报有功者纳入法定范围。事实证明,群众举报在任何时候对付腐败分子往往都是致命的打击,只要我们真正严肃的对态群众举报,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严,查实必究,一些“权力腐败”者就很难逍遥法外。
二要严“审”。一是...
2009.08.20 13:00:00
-
城市被焚毁了,运河堵塞了……好多昔日繁荣的地方,成为无人搭理的废墟,直到20世纪才恢复。既然蒙古人给予昔日的文明和承载它们的地方以致命的打击,他们就可以顺利地推行自己的制度和政令,让征服的广大区域统一在同一个政权之下,服从同一个命令。
但是,文明和野蛮的较量是长...
2009.11.20 14:35:00
-
于是降交之道无闻。凡一切水旱之灾,寇贼之警,”“率皆壅于上闻。”[4]310这种对制度缺乏信任的社会资本使得清廷在面临关键决策时候受到致命的打击,如在清末教案中,由于官僚之间互不信任,义和团运动成为党派之争的工具,以至于失真的信息被用来做为决策的依据。在受到假的各国照...
2009.12.01 16:43:00
-
工程都深刻地警示我们,在体制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审慎态度,坚决防止那种将人类的生活纳入某种精心设计的“最优”制度之中的“致命的自负”。
中国市场化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在干中学”的过程,在相当大程度上印证了哈耶克关于市场经济的扩展秩序是在长期的“试错...
2010.01.29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