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当下不少知识分子的“士志于利”、“士志于名”,时常站在特殊利益集团和既得利益的立场建言献策,站在经济利益的高度考虑问题,社会苍生、公平公正以及弱势群体的求助无门,他们都不关注,知识分子应有的正直秉性和敢于直言、直言不讳的社会性格大大萎缩,成了“可鄙的政客,...
2009.06.02 14:03:00
-
群体带来住房困难,并延缓了社会的民生改善,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不仅要加快住房保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还要加快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泽被苍生,才能实现民生的可持续发展并赢得民心。
(本文作者为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2009.07.28 14:20:00
-
技术理念,还有法家的观点,鬼谷子的辞令外交辨术等等,都不程度地成为治国安邦的思想渊源。只有在我们中国,才有如此丰富关于军国大事,苍生黎民的思考源泉,这些承袭千年的思想,为后人准备了上好的五色调色板,可以拿来创作美轮美奂的治国画卷。孔子所主张的“和”的概念,彰显...
2009.10.26 14:38:00
-
基点也在于按照人治文化的“潜规则”,严刑峻法和阴暗心理均是利益所在、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张居正》同样表现出以国家功业和“为苍生谋福祉”,来替代对主人公个人私德和政治韬略的价值两面性进行具体剖析的倾向。
再次,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贬低知识分子精神...
2010.04.06 11:01:00
-
推崇先秦两汉之文,殊爱魏晋之风度,大唐之风骨,故造就吾之浩然之气,独具魏晋风度而无魏晋之时,心怀大唐之风骨而缺大唐之秋,故俯视苍生之无常而淡然,仰望苍穹之浩瀚而泰然,此为吾之境界也!”我认为读书之第一要义为“修身”,每个人都应通过读书提高素质修养。正如温总理...
2010.04.26 08:45:00
-
面对灾难我们只能活得更坚韧更顽强
作者:李晓亮
两年前,大地痉挛,山川含悲,苍生泣血。时光荏苒,斗转星移。“5·12”的黑纱,却不会随时针转动,而悄然褪色。时至今日,深埋于心中的“震”痛,再次无声发作。
创世以来,人之脆弱,在万物间,并无殊异。自然之...
2010.05.17 08:41:00
-
先辈们欢呼雀跃。当时璨若星辰的古代典籍通过书坊一页一页印刷出来,一针一线精心装订,一心一意虔诚捧读,圣贤的智慧就经由纸张为媒撒播苍生。尽管大家看到的都是文字,而负载文字的纸张一直充当无名英雄,但是纸张们该感到有多么高兴。遥想唐三藏天竺取经,历尽艰险终于手捧佛经...
2010.06.23 08:41:00
-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文人形成了“儒道互补”或曰“以道补儒”的独特的心理模式,一方面,他们效法孔子“知不可为而为”,意气风发地救济苍生,开拓人生;另一方面,他们又继踪庄子“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彻底绝望之后,便深深地潜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放弃外在的执着,退而追...
2010.07.27 13:45:00
-
陈了他所领悟的财富之“道”:它变动不居,随时处于流动与蒸发之中;它以柔克刚,又藏污纳垢;它应该从世上的高处汩汩流向低洼之处,润泽苍生百姓。借由谈水论财,作者发出了“传统复兴”的呐喊,呼吁已从“神性的奴役”与“政治的专制”中解放出来的人类,再一次让身心摆脱“财富...
2010.09.08 08:49:00
-
肯冷静地审视教育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那么,看看从今日校园走出去的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究竟还有多少是像我们的前辈一样胸怀祖国、志在苍生、不计名利去服务人民大众的?
自己在高三讲台上站了多年,一届届考入大学深造继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有时回校和我聊起未来,话题...
2010.11.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