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9条,用时0.03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类一脉相承的。   辽代各民族间交往频繁,他们在服饰上互相学习借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契丹人改穿汉服,汉人也穿契丹装。宋人苏辙出使契丹,在《燕山》诗中说:“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出山》诗说:“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说明今北京一带汉人衣着...
    2009.07.24 13:02:00
  2. 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那么怎...
    2009.12.10 15:53:00
  3.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要我们能...
    2009.12.10 16:08:00
  4. 耳濡目染,受父辈们的熏陶,往往能很好地继承他们的技艺。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书法家;苏洵为文学家,其子苏轼、苏辙也都是有名的文学巨匠,才华横溢、文采出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受到什么样的熏陶,对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至关...
    2011.01.12 08:55:00
  5. 利作家玛丽·冯·爱伯乐·艾森巴赫如此看待“劳累”   【为政箴言】   政无新旧,以便民为本。人无彼此,以得贤为先。   ——宋·苏辙《西掖告词·傅尧俞御史中丞》   政治法度本身无所谓新旧,必须是以便利民众为根本。任用人才,不应该以派系论彼此,而是要以选得贤才为...
    2011.04.29 12:00:00
  6. 了“古籍普查重要发现”,入选的14部古籍中江苏占有两部,分别是宋刻《龙川略志》六卷《别志》四卷与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   宋代苏辙《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通行本多为两志分刻,南图藏本是目前仅见两志合刻宋刊宋印本,堪称孤本秘籍,原藏苏州顾氏过云楼,后由南图购藏...
    2013.04.22 07:46:00
  7. 了“古籍普查重要发现”,入选的14部古籍中江苏占有两部,分别是宋刻《龙川略志》六卷《别志》四卷与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   宋代苏辙《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通行本多为两志分刻,南图藏本是目前仅见两志合刻宋刊宋印本,堪称孤本秘籍,原藏苏州顾氏过云楼,后由南图购藏...
    2013.04.22 09:22:00
  8. 《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改进作风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未有不能正身而正人者也”(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看到半年多来改进作风的成效,说明了一个极其简单而又管用的道理:领导带头,万事不愁。不管是改进作风,还是干事业...
    2013.07.11 09:53:00
  9.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苏辙就曾说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对于...
    2013.10.23 14:04:00
  10. 籍珍本。      曾为曹雪芹祖父曹寅所藏珍本《龙川略志》六卷和《龙川别志》四卷在“合璧”展上亮相。这两部书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所撰,是唯一一套两志合刻的宋刊宋印本,在清代已被称为孤本秘笈。      家长带孩子参观“过云楼藏书”。      观众在“合璧...
    2013.12.02 08:5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反腐保廉 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