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代,于407年割据建国,取国名为大夏,建立都城取名统万,“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 ,也想君临万邦,一统天下。氐族人苻坚统一了北方之后,南征东晋,也是要一统天下,“复禹绩”,建立大一统的帝国。
时至21世纪的今天,大一统的思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
2009.10.10 11:12:00
-
的机会,重新统一“五部匈奴”,拉开了五胡十六国霸史的序幕。在中国古代史上社会最为失序、兵连祸结的时代中,也有过昙花一现的盛世,即苻坚的前秦帝国。但这种短暂的华北统一,转瞬即因“淝水之战”而消失,北中国再度陷入胡族混战的分裂局面。讲座将与大家一起探讨五胡十六国史...
2014.04.18 16:30:00
-
关文献记载来看,“礼义之邦”的出现,要远远早于“礼仪之邦”。唐朝房玄龄等监修的《晋书》记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即前秦苻坚建元十九年,苻坚在长安建章宫为率兵出征西域的吕光送行时说:“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
2015.01.21 08:22:00
-
关文献记载来看,“礼义之邦”的出现,要远远早于“礼仪之邦”。唐朝房玄龄等监修的《晋书》记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即前秦苻坚建元十九年,苻坚在长安建章宫为率兵出征西域的吕光送行时说:“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
2015.01.21 09:16:00
-
以孔明自喻的谢安,四十多岁才出任丞相,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他。后来谢安指挥了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淝水之战:以八万精兵击败前秦苻坚百万大军,奠定了南朝三百年的安定局面,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乌衣巷当时是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住宅区,门庭若市,冠盖云集...
2015.04.25 08:33:00
-
贵胄进学受业,他自己还经常到学堂听课。他死后,儿子慕荣皝于晋咸康三年(337年)自立称燕王。
升平元年(357年)六月,前秦东海王苻坚发动政变,即秦王位。他重视教育,命令官员子弟必须进学读书,并且对品学兼优者予以重奖。他还坚持每月都到太学,亲自参加学习,与博士讨论...
2015.08.17 09:00:00
-
贵胄进学受业,他自己还经常到学堂听课。他死后,儿子慕荣皝于晋咸康三年(337年)自立称燕王。
升平元年(357年)六月,前秦东海王苻坚发动政变,即秦王位。他重视教育,命令官员子弟必须进学读书,并且对品学兼优者予以重奖。他还坚持每月都到太学,亲自参加学习,与博士讨论...
2015.08.17 09:00:00
-
他肯定会应召。”公元347年,当司马昱用这句话结束了众人关于谢安是否会效命朝廷的争论时,没有人会想到,三十六年后,带领东晋将士击败苻坚九十七万大军的,正是这个年余四十还隐居东山的闲散人。
闲散人,谢安是。在他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里,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安邦定国,只讲...
2016.05.09 09:37:00
-
他肯定会应召。”公元347年,当司马昱用这句话结束了众人关于谢安是否会效命朝廷的争论时,没有人会想到,三十六年后,带领东晋将士击败苻坚九十七万大军的,正是这个年余四十还隐居东山的闲散人。
闲散人,谢安是。在他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里,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安邦定国,只讲...
2016.05.09 09:37:00
-
“自强不息”作为有为的政治思想,其形成的政治资产,不仅为汉族所推崇,也成为各少数民族政权倡导、奉行的理念或追求。如,前秦苻坚发动征服南方的战争,对此他一再明示心曲:“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认为“不建大同之业”“天下何由一轨”。他...
2017.06.12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