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玷污了你?弟子又问:究竟什么才是涅槃?师父说:是谁把生和死给了你?
有时候,我们是自己“绑架”了自己,接受了玷污。苏东坡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果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份豁达,那么美好的人生是可求的。彩虹总在风雨后...
2013.04.01 17:13:00
-
不想干事惯会指手画脚者靠边站,而对真心干事者坚定支持,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闲言碎语自然就会遁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对于干部来说,抱定这样的态度坦对闲言碎语,坚定执着干事,则“回首向来萧瑟处”,必定“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3.07.30 08:27:00
-
不想干事惯会指手画脚者靠边站,而对真心干事者坚定支持,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闲言碎语自然就会遁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对于干部来说,抱定这样的态度坦对闲言碎语,坚定执着干事,则“回首向来萧瑟处”,必定“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3.07.30 10:24:00
-
索的时候,仍旧会有那些善心人士提供线索后会坦然的说一句‘我不为钱’;尚不论孟母三迁,且不说游子吟,只说在当今社会自然灾难面前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街头巷尾总会那么些许的感动。
不论前方艰难困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勿忘!亲爱的,我们都在!(朱晓峰)...
2014.11.19 15:10:00
-
只是需要努力认清这份平凡,踏实在低谷时守住沉稳,高处时守住淡薄;在上升时坚守慎独,下降时坚守率真。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懂得平凡,方赢人生。让我们用三年青春,谱写一曲平凡又不一般的人生之...
2015.05.20 10:56:00
-
风格的语言背后,寄寓着作家不同的情感。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语言幽怨缠绵,寄寓了目睹杨花而惜春伤己之情;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语言雄壮超脱,则寄寓了身经风雨而潇洒旷达之情。
古诗词语言现象,例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
2015.10.19 17:02:00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我也永远忘不了我处在人生低谷、心情苦闷时,东坡的词句给我带来的感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写《杜甫评传》,我写《漫话东坡》,都是投入感情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学...
2016.03.15 14:26:00
-
后世范,而其胸襟、气度与境界更为后人慕。他所以能“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想来正在于那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泰然快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襟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清正操守。为人处事...
2016.04.19 09:46:00
-
后世范,而其胸襟、气度与境界更为后人慕。他所以能“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想来正在于那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泰然快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襟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清正操守。为人处事...
2016.04.19 10:06:00
-
田要出售,劝他去相田。苏轼47岁那年的三月初七,他在两个朋友的陪同下去相田。田没有买成,途中还遇到风雨,于是他写成这样的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2016.05.16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