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饲料投喂,排泄物完全被发酵床里土著菌分解,猪场内无污染,零排放,不易发生传染病,避免频繁防疫产生药物残留。土著菌发酵长出的蛋白菌丝香味浓郁,供猪拱食,既可补充生态猪营养,又可增添生态猪肠道内益生菌。猪舍内根据季节变化,冷热水自动供应,生态猪绝不会渴着。再次,...
2011.05.07 13:04:00
-
把你们打倒!应该继续种下去!”县委组织部及时请来农林局专家和种菇能手,共同找出了致亏的“罪魁祸首”——梅雨期长、气温偏低,影响了菌丝的正常生长。村官们一点就通,第二年技术上就做了修正。白白胖胖的双孢菇为他们带来了19.2万元的销售收入,9位村官品尝到了期盼多日的成功...
2012.06.15 12:00:00
-
才依稀记起,五天来几乎每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
他为了省钱,就用水桶装水、加热,采取高温灭菌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菌棒长好了,菌丝发成了,可爱的平菇一朵朵的长起来,让人看着满眼欢喜。他的平菇不仅长得好,卖得也好,2011年4个大棚的蘑菇不仅让他还清了贷款,还挣到了...
2012.12.27 16:33:00
-
在养殖过程中,厚厚的生物菌层没有污染,比较环保,还可以分解猪的粪便,实现零排放。“猪排出的粪便经微生物发酵后迅速降解,能转化为菌丝蛋白,这种菌不仅可以促进猪的生长,还能促进猪的消化,猪吃得多了,长势就好,肉质也更加鲜美。”
记者在猪舍采访拍照时,育肥猪们...
2013.04.03 15:02:00
-
应是:“小孩,胆挺大,不老实呆着了。”
带着村里的支持和怀疑,杨凯找好了3亩多地,在2010年底干了起来。“当时引进了18头母猪,用菌丝发酵床技术生态养殖,当年产了80多头小猪。”经历初始养猪的艰辛,2011年春节,杨凯卖掉了第一批猪。“20头,40块钱一斤,一共卖了30多万...
2013.07.18 17:47:00
-
再注入水,新一批才能长出来,如果时机把握不好,早了晚了都不行。
邵雪林边介绍,边拿起一根菌棒,边指着香菇“伞”下说,这里的菌丝全部断开,就是采摘的最好时机。
学得最快,农田管理农机操作样样行
作为负责农场日常运营的“退线”村干部,邵雪林本来可以坐在农...
2014.04.24 16:35:00
-
根带着记者来到一间小屋,小屋内闷热潮湿,“这里主要用来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要保持在15℃~35℃,发酵过的秸秆粉末到了这里就会长出白色菌丝,这是鱼虾最爱的生物饲料。”
“你可别看流程复杂。”陆志根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这种生物饲料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
2014.07.15 15:17:00
-
污染、结块的原料种植平菇,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或不发菌。在调配培养料时,向料内过量加入尿素等氮肥,氮肥在接种后容易分解释放出氨气,使菌丝体受到毒害,不能正常发菌。因此,一定把好选料与配料关。要洁净的原料,并搞好消毒处理,在配料时不可随意添加化学肥料,只有在堆料发酵...
2014.07.23 15:56:00
-
温型、晚熟香菇品种。一般来讲,香菇在不开伞的前提下,伞径越大,菇肉越厚,档次越高,价格也越高。而一些温型较低并且晚熟的香菇品种,菌丝分解木质素比较彻底,营养积累充足,更利于优质菇的产生。生产上可选择1363、中香2号等香菇品种。
栽培主料要选择优质硬杂树种的木屑...
2014.07.23 15:53:00
-
板魏星正和工人们一起将一筐筐采摘好的茶树菇进行分捡、包装和冷藏;隔壁的菌种室内,魏星的妻子江清丽则忙着从一排贴好标签的试管中进行菌丝分离,为下一茬菌种培育作准备。
大学教师回家种蘑菇
2006年,魏星从福建大学外贸专业硕士毕业后,在福建外贸学院做了一名大学教...
2014.08.20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