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entity),它的语境已不是对西方中心的倾慕、拜服和反观自省,而是试图重置中心与边缘,将东亚价值的普遍性放在西方价值的普遍性之上。萨义德指出:身份的建构与社会中的权力运作联系在一起,身份建构决不是一种纯学术的随想。随着东亚现代化的成功,西方价值的中心地位遭到挑战,...
2009.04.16 13:50:00
-
其实美国与苏联颇有共同之处。
以一个对立的“他者”,特别是一个竞争性的意识形态来保持自身的团结和建构国家身份
爱德华·萨义德曾言:“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
2009.07.31 18:04:00
-
西方知识系统中的东方学,是如何在殖民主义扩张的需求和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支配下,获得其学术生存空间和发展特色的?这个问题自1978年萨义德的《东方学》问世以来,已经成为东西方学界都在热烈讨论和反思的课题。说到新中国高等教育中在1950年代后期开始有东方文学的科目,这是和...
2009.08.26 15:10:00
-
中国百姓的生活。诗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想隐居起来也不行,甚至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和家人,所以我读这本书是非常沉重的感觉。
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这本书,里面非常基本的观点——知识分子要在权力面前说真话的,但是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看格非的书就是有这种真...
2012.04.16 10:06:00
-
柯灵
新感觉派的守夜人
陈洁如回到上海
邵询美和项美丽
人民需要李欧梵
半仙刘公
夜访罗大佑
上海孤儿
萨义德是什么态度
昆德拉重现江湖
地铁里的安全套
剑桥的咖啡壶
我为衣狂
美女宣言
学院里的荒诞
丧钟为谁鸣
...
2012.08.02 16:56:00
-
翰·艾拉洛撰写; 陈善伟译江苏文艺出版社
28我的兄弟王小波王小平江苏文艺出版社
29一个女兵的自传谢冰莹江苏文艺出版社
30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美国]萨义德著; 孙金荣责编江苏文艺出版社
31张马丁的第八天李锐江苏文艺出版社
32赵元任传:科学、语言、艺术与人生苏金智江苏...
2013.04.22 17:50:00
-
1978年,爱德华·萨义德发表了奠定其学术声誉的著作《东方主义》。该著的写作与发表不仅开启了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的范例,更重要的是,在“东方主义”批判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对所有学术研究必然客观真实、价值中立等一厢情愿的假设不再有效。于是,关于西方汉学学科合法性...
2014.05.15 08:56:00
-
这种极端教义,完全彻底地脱离尘世的惟一办法就是抛弃整个生命,这也正是包括自杀式袭击在内的极端事件的根源所在。正如著名作家爱德华·萨义德在《报道伊斯兰》一书中指出的,恐怖活动的邪恶在于,它会与抽象的宗教、政治理念以及过度简化的“迷思”挂钩,而不顾历史脉络与理智。因...
2014.05.26 08:29:00
-
共同讲述文化的故事。
每一次对话,平实讲述中国故事
7月1日,郑和外国语学校收到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卡斯蒂·麦赫巴公立中学萨义德校长的电邮,他说学校举行了大型青奥户外活动,将把学生们手绘T恤寄过来。结对以来,郑和外校和同心结学校互动频繁,为彼此制作了校园宣传...
2014.07.17 07:48:00
-
明暴恐等重大事件、突发热点等进行意识形态干预和操控,中国故事不仅得不到真实呈现,还常常被误读、歪曲甚至“妖魔化”。
美国学者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曾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意在证实长期以来东西方关系和地位的不平等。今天,这种不...
2014.09.24 0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