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找的是不是:徐静  徐晶  徐婧  徐景  许静  徐靖  
找到相关结果约106条,用时0.02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良知”属于功用,不应视为本体。“致智”即是保养、推扩、发挥人的固有的先验“智慧”。依据“智”的特点,可将致智之方归纳为:反己、虚静、去私、用物。“反己”即反身内观,体认本心之明几;“虚静”即是为了发挥直觉的作用而进行的“虚壹而静”的修养;“去私”即克服种种不...
    2009.09.09 14:56:00
  2. 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体会他人的情感。   为什么书法练习会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周斌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有“虚静态”和“炽情态”两种心态。前者需要儿童聚精会神,这对提高儿童情绪的稳定性、培养平和的性情具有积极影响;与此相对,炽情创作则是激情...
    2010.02.26 14:58:00
  3.  56、老子曰:“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道经第三十四章》)   【译文】老子说:“明道之君能够被人尊崇而统治天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自始至终不妄自尊大而能虚静处下,所以才能为天下人所归附和拥护,而成就其君王的尊贵和伟大。” ...
    2010.05.05 08:44:00
  4. 王夫之设想以君主、宰相和谏官三环相扣,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良性运转政治体制,从而可以将君主制的弊端降低到最低程度。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不要越出法律制度的范围之外,这已经近于一种“虚君制”的理想。这就比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更进了一步。   王夫之的思想中...
    2010.07.05 12:56:00
  5. 主题。体验活动中有书法艺术和茶道养生体验:书法老师在“文墨雅韵”主题区现场演示书写技巧,学生们还能亲自参与练习书法;茶道老师在“虚静养智”主题区给学生们介绍了茶叶、茶艺和茶文化的知识,学生们通过沏茶、赏茶、饮茶的过程学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陶冶了情操。   ...
    2011.09.26 09:45:00
  6. 利,动不动冠于大师、大家之类的虚假头衔。他认为艺术家首先应该是哲学家,是诗人,书画艺术首先要做到“道法自然”,在历练中逐渐成长,虚静悟道、安身立命。至于沽名钓誉的速成心态,如同催生素、转基因等使家禽果蔬疯长一样,只会伤害艺术的真善美的本质。   “我是怀着真、新...
    2013.08.13 10:12:00
  7. 化符号。   有青山绿水的地方就有茶香,有茶香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化。茶、可可、咖啡并称世界三大饮料,但茶才是当之无愧的饮界领袖。茶虚静清雅,糅合了佛儒道各家精华,充满了中国滋味和中国精神。   唐人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教民稼穑,后世尊为...
    2014.05.09 08:34:00
  8. “应然”义。作为宇宙本体,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无状”“无名”的存在;作为价值原则和价值至境,老子赋予“道”以自然、虚静、柔弱、独立等价值品格,是利、真、善、美的统一体,是人应该遵循的准则。这种“必然”原理与“应然”原则的合一,是本体价值化和价值本...
    2014.06.17 08:53:00
  9. 不为外物所牵累,而这也是人们认识道与理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是获得精神自由的重要途径。心理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无我”的空灵境界,是最虚静、最愉悦的至乐境界。   中国学术历来讲究“内圣外王”之道,当代新道家也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传统道家从“道法自然”的原则出发,主...
    2014.07.15 08:55:00
  10. 向,个性特征等等。   王建源书斋名为“鹜虚轩”,“鹜”取自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之孤鹜,“虚”则取自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持有虚静为怀,不激不厉的心境。在取法上追求融会贯通,清纯淳雅。在书写中以求随机而发,感受“自得”的体验。   他解释道,庄子云:“宏大而辟...
    2014.07.24 09:1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空境 性空 空性
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