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认为学习一般要经历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晦翁学案》)。“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一)。这种主张...
2009.04.20 11:08:00
-
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易读易记,易于被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和掌握,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和素养。二是树立理论宣传要与具体实践融会贯通的理念。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回答实践问题,理论宣传大众化,就要使理论能回答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思想上困惑的问题,用...
2009.06.04 13:00:00
-
上世纪30年代,张岱年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综合创造论”(后又称“综合创新论”),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融会贯通,建设以“创造”为核心的中国新哲学与新文化。在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编发一组文章,以缅怀他的治学风范和学术业绩。
...
2009.06.24 14:08:00
-
江西泰和对浙大毕业生的讲词,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泰和宜山会语》)就是说,知识和思想是不同的概念,知识是“外铄”的,属于“闻见”的范围,不化入本我...
2009.06.26 10:15:00
-
究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及其演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谢地坤: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分析和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必须融会贯通、抓住本质,既要知道其当下的总体状况,也要把握其来龙去脉。不能囫囵吞枣、以偏概全,更不能有意炒作其中某派某家。
其次,哲学作为...
2009.07.10 14:55:00
-
读,当哲学的玄思来读,都是很享受的。
智慧的享受
智慧的享受有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博闻强记性的智慧;第二个层次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智慧;第三个层次是了悟和选择的智慧;第四个层次是一种多向思维和重组的智慧;第五个层次是最高级智慧的享受,就是创造,就是...
2009.07.23 15:50:00
-
践这一想法,他顺利完成了《走近百家名村》跨媒体出版物的编创出版,受到同行的好评。现在他又在大规模地开发《江南水乡文化》书、盘、网融会贯通的跨媒体出版物。
谨此祝愿电子出版业同仁们再接再厉,不断开拓理论联系实际的新道路!
(本文作者梁祥丰,中国软件协会出版与测...
2009.07.27 11:10:00
-
的“设计”本体范畴,而是已经成为构建公共社会生活过程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手段,艺术设计专业与各学科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关系也日益融会贯通、相互迁移,逐步体现出复杂的跨学科特质。如果学生们能通过通识教育,在充分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系统了解一些社会与人文、历史与哲...
2009.07.29 13:38:00
-
人既不同于强调某一学科知识的“专业课”,也不同于强调全面知识的“概论课”,而是通过文化价值的介入,使各种复杂知识在人文精神的烛照下融会贯通。这里的“通”,不仅仅在于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与非矛盾性,更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的融贯与共通。
诚然,知识是文化的基...
2009.08.06 11:22:00
-
明成果,无不是善于联想、不断创新的结晶。领导者提升联想能力,就要不断培养发散性思维、跳跃性思维、质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最终形成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渗透能力和带动能力。这是领导者生成核心能力的关键所在。
——敢于联想。领导者也有思维的惯性和惰性,一般习惯于按照固...
2009.08.21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