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围,但自利与利他作为人类本性的两个基本方面,应当共同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这是行为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的立基之一。它试图展示,行为个体的本性是自利动机与利他动机的一种组合形式,无论是纯粹的自利还是纯粹的利他均是该组合形式中的极端特例,因此这样的双重动机假定要比单一...
2009.06.22 10:37:00
-
论。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则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
2012.11.01 10:10:00
-
形成的背景下,提出重构政治生态,是顺应时势、意义深远的任务。
政治生态是借鉴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理论而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政治行为个体与政治环境的关联及运作机理。政治生态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个体或集体)、价值、制度,这些要素依据特定规则联结为相互影响相...
2015.03.04 10:17:00
-
形成的背景下,提出重构政治生态,是顺应时势、意义深远的任务。
政治生态是借鉴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理论而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政治行为个体与政治环境的关联及运作机理。政治生态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个体或集体)、价值、制度,这些要素依据特定规则联结为相互影响相...
2015.03.04 10:17:00
-
议题。在多重复杂的垃圾治理之路上,有三种治理逻辑尤为重要:
一是政府干预逻辑。政府干预是垃圾成功分类的重要前提。由于垃圾分类行为个体“成本—收益”的模糊性和不对等性,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垃圾分类行为难以形成,因而需要借助政府干预理论考察政府行为对民众垃圾分类行为的影...
2018.01.02 09:23:00
-
议题。在多重复杂的垃圾治理之路上,有三种治理逻辑尤为重要:
一是政府干预逻辑。政府干预是垃圾成功分类的重要前提。由于垃圾分类行为个体“成本—收益”的模糊性和不对等性,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垃圾分类行为难以形成,因而需要借助政府干预理论考察政府行为对民众垃圾分类行为的影...
2018.01.02 09:23:00
-
这种从众动机实际是个体基于信息性的动机“对于群体行为的参照”。此外,遵守规则、传统等行为也说明,参照群体行为包括群体的规则可使得行为个体获得安全感。
群体压力是“来自群体的压力”或者“对偏离的恐惧”的简称,是指由于偏离群体可能会遭到群体的排斥,这令个体感到恐惧、...
2018.05.22 09:14:00
-
这种从众动机实际是个体基于信息性的动机“对于群体行为的参照”。此外,遵守规则、传统等行为也说明,参照群体行为包括群体的规则可使得行为个体获得安全感。
群体压力是“来自群体的压力”或者“对偏离的恐惧”的简称,是指由于偏离群体可能会遭到群体的排斥,这令个体感到恐惧、...
2018.05.22 09:18:00
-
这种从众动机实际是个体基于信息性的动机“对于群体行为的参照”。此外,遵守规则、传统等行为也说明,参照群体行为包括群体的规则可使得行为个体获得安全感。
群体压力是“来自群体的压力”或者“对偏离的恐惧”的简称,是指由于偏离群体可能会遭到群体的排斥,这令个体感到恐惧、...
2018.05.22 09:14:00
-
这种从众动机实际是个体基于信息性的动机“对于群体行为的参照”。此外,遵守规则、传统等行为也说明,参照群体行为包括群体的规则可使得行为个体获得安全感。
群体压力是“来自群体的压力”或者“对偏离的恐惧”的简称,是指由于偏离群体可能会遭到群体的排斥,这令个体感到恐惧、...
2018.05.22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