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7条,用时0.07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部门和规划师滥用职权的现象,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公共利益。      三、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制度安排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不同行动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为了维护多元利益平衡和促进公共利益,必须发展和完善一套公共选择机制。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治人”与“经济人”...
    2009.05.15 10:29:00
  2. 此的不足,这是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公共治理的必然选择。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利益相关的群体更应当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行动主体。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及公民的共同参与下的公共治理,能够成为国家、市场与第三部门合作的基础及联系的纽带。   在运行方式上,公共治...
    2013.10.09 14:38:00
  3. 执政党和政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在一个陶都不确定的、危机四伏的时代,领导活动不是再是自上而下的、线性的控制行为,而是在众多行动主体构成的互动网络和危机现实不断生成和变化中进行的意义建构活动。因此需要转换僵化的管制性思维,从危机感知、决策制定、决策实施、危机沟...
    2013.07.23 14:56:00
  4. 构建价值观传播网络,提升中国软实力。智库外交作为多轨公共外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公共外交体系的智力和信息中枢,是多轨外交行动主体的“舆论领袖”,是国内与国际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双边和多边外交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进行政策教育,引导公众舆论。中国特色新型...
    2013.12.18 09:38:00
  5. 彩;而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界定,社会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可见现代的社会“治理”强调的是行动主体的多元化与平等性,各主体在协商基础上形成合作,通过互构来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共生共赢。   现代社会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真...
    2014.03.03 14:41:00
  6. 来看,正处于单一化的困境与多元化的尴尬之中。因此,必须坚持系统治理,促进市场力量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实现多元行动主体共同参与农村社会治理。   实现农村社会治理行动协同化的挑战   协同论认为,系统各要素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要素之间...
    2014.08.20 15:09:00
  7. 自治和行为自主为特征的;如若涉及纵向上的权力关系,则属于政治控制和政治管理的范畴。从这一角度来看,在广大城乡构建各个利益相关者和行动主体密切互动的理性行动场所,通过网络化的治理方式,解决地域共同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社会治理的重心,这实际上就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
    2014.09.26 11:08:00
  8.  《促进全民健康饮食方式选择,切实落实减盐行动》的项目将落实健康素养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心都转移到基层和社区,使广大市民既成为行动主体,更成为受益主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此次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实践奖。   为将健康理念落到实处,常熟...
    2015.01.21 10:28:00
  9. 理的前提。不同治理主体就根本的政治价值与治理理念建立共识,是保持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不同行动主体治理共识的凝聚面临许多挑战。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制约了治理共识的凝聚。多中心治理可以有效避免单一权威统治带来的诸多弊端,但也因此带来...
    2015.03.16 10:53:00
  10. 理的前提。不同治理主体就根本的政治价值与治理理念建立共识,是保持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不同行动主体治理共识的凝聚面临许多挑战。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制约了治理共识的凝聚。多中心治理可以有效避免单一权威统治带来的诸多弊端,但也因此带来...
    2015.03.16 10:5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