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的自我孤立倾向。这种倾向的表现,就是唯我正确、唯我科学、唯我革命、唯我优越、唯我独尊等夜郎自大的思想和行为。不能重蹈中国历史上西汉以降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专制和蛮横。实际上,任何时候都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必须自觉以这句至理名言为指导,来看待我们...
2009.02.20 15:05:00
-
人是由东方迁徙到两河流域的,有一部分留在原地。留在原地的那部分的文化很早就反映到我们的汉语里了。
2、秦汉
秦汉,特别是西汉,尤其是张骞“凿空”出西域以后,这方面的情况更加明朗化了,不再像远古和上古那么的模糊了。这个时期的例子太多了,譬如“葡萄”。这是我...
2009.04.22 15:37:00
-
记载被他一扫而空。顾认为这“是一件大快事”[4]。清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也曾给顾以巨大的影响。康的《新学伪经考》,论证古文经都为西汉末刘歆所伪造。顾认为此说“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康的《孔子改制考》,论上古事茫昧无稽,战国诸子大都托古改制。顾称此说“极惬心餍...
2009.04.28 12:55:00
-
中一个致命因素。在后世的王朝更替中,也不乏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闹剧,试图借这一形式来给权力的篡夺镀上一层合法性的光环。例如,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等等。先王禅让的传说与后世的禅让实践...
2009.04.29 16:27:00
-
术语出现以前,不要轻易否定“封建社会”这个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概念。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形成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黑暗时代,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家的经学便成为主流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皇权统治以经学为武器,而民间也以经学作为维系社会的价值准...
2009.06.02 14:24:00
-
而所谓的“乐坏”不过是伴随周礼的荒废而导致音乐原本“应有”的仪式和庄严的丧失。随着儒学在两汉交替之际取得统治地位,从秦代即设立到西汉显辉煌的乐府音乐即被废止。而进入魏晋时代儒学意识形态再度崩溃,代之以混合了道与佛思想的玄学,西汉乐府的相和大曲、但曲等再度兴起并有了...
2009.06.05 10:15:00
-
周)。又如,商代甲骨文里就有象形的“网”字;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以“网”为正体。又如,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虫”的字形,地下出土的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墓竹简以及东汉的许多碑刻,昆虫的“虫”大都写作“虫”。其他像“电、云”等简化字,其源头也都见于甲骨文、金文。...
2009.06.05 10:15:00
-
生以前加以引导,而“后天”是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秦汉以后,历代思想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唐代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
2009.06.22 10:37:00
-
》所载,首自今河南省荥阳市北荥口石门处分黄河水东流,经古之荥泽后东北流,又经古菏泽与古巨野泽,大致沿今之黄河下游河道注入渤海。自西汉中叶,特别是西汉末年与王莽时黄河南向决口改道后,济水屡经黄河冲决淤垫,终于在北宋后被淤废;清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后成为黄河...
2009.07.08 11:28:00
-
”、“道”、“法”等其他各家出现的时代不同。“儒”、“墨”、“道”、“法”诸家在春秋末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汉代广泛应用;而杂家是在西汉刘向、刘歆整理古籍时才出现的。因此,可以看作是刘向、刘歆为解决某些图书无法分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有关于“杂家”能否成立的问题,赵吉...
2009.07.23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