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9年,他通过严格的考试,开始攻读在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经过3年的勤奋学习,如愿地完成了学业,被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学位论文《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例外与自由裁量》被选入《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笔耕,已成为徐祥生活的一部分...
2011.07.14 16:00:00
-
自己知道(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是真正的犯罪人,那犯罪人也知道),而司法人员并不知道。司法人员看到的只有在案的事实和证据。由此在诉讼证明理论上,就有了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别。客观事实司法人员没有看到过,司法人员只能凭在案证据所“再现”的法律事...
2013.07.08 13:55:00
-
证据加以证明。若持此类观点,则是变相地要求盗窃案件必须有人亲眼目睹或监控记录下盗窃行为以及金额。我们认为,此类观点并不合理。因为诉讼证明是一种历史性的而非科学性的证明。在案件事实已发生的情况下,即使通过侦查实验模拟案件的某一过程或者某一环节,但这也是为了帮助法官分...
2017.10.16 15:14:00
-
王鹏等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主要解决在隐蔽性很强的证券犯罪中如何以间接证据构建证明体系的问题。该案例对于检察机关准确把握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依法运用客观证据证明犯罪,充分履行刑事诉讼主导责任,增强审查判断证据和指控证明犯罪能力具有指导意义。相关责任人员均要追究刑事...
2020.03.26 08:29:00
-
响。在相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绝对不起诉反向衔接案件办理中,证明标准和归责原则的审查,也需要各有侧重。
从证明标准而言,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较行政处罚证明标准高,经刑事司法部门认定的事实通常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存疑不起诉决定的案件,检察机关...
2024.10.10 09:11:00
-
眼泪。至此,这起长期加班后下班途中突发疾病猝死案尘埃落定。
■裁判解析
认定因果关系应采用高度可能性的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又称证据的证明度,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对于当事人之间存在争议的待证事实,人民法院根据证明的情况对该事实作出肯定或者否定评价...
2022.07.18 09:5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