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义状态的东西。
民主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设计上的完美终究敌不过现实实践的检验。当然,民主的发展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网络不必然带来民主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网络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作为民主得以提升的技术条件,网络应该获得发展的空间,但不能...
2009.03.16 15:43:00
-
一方就会利用意识形态凝聚支持力量,凭借暴力手段打破政制僵局,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新政制。在和平时期,政制创新通常采取逐次铺展、探索试错的方式。在特定时期,国家长期陷入政制无效、社会无序的状态,就必须通过突变来跳出僵局,粉碎旧政制之下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创设更加...
2009.07.28 14:25:00
-
式都不能使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民主化常出现在现代化实现之后,而非之前。中国在1978年决定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采取务实的、不断试错的方式来推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
第二、民生为大。中国信奉这个古老的治国理念,强调消除贫困是最基本的人权。这使中国在一代人时间...
2009.10.10 10:51:00
-
探索进行一种反思、回顾和总结,以使在哲学的抽象和众多纷繁的具体实践之间搭起本质的桥梁,以使改革的发展具有本质科学的深化和渐进——试错和纠偏的优化体现,虽然本质的科学从从长的历史时期也要满足这种路径,但这不能干扰我们对改革发展模式本质的探讨。还是恩格斯说的好,一...
2009.11.18 11:45:00
-
天津检察官学院的专家学者们,正在探讨地方先行先试与法治保障的关系。
“中国这么大,中央立法要做改变牵扯的方面太多,风险太大,试错成本太高。但地方‘船小好掉头’,中央可以挑出一个普适性的东西。从实效上,地方立法值得鼓励。”知名立法学者、中央党校教授封丽霞对记者...
2009.12.03 15:04:00
-
倡导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被误解为折衷主义,事实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和折衷主义完全不同,叩其两端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试错法。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引导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方法论呢?缘由大约有三。其...
2010.01.27 09:03:00
-
想化憧憬,以及“一揽子”解决的制度建构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交织着复杂的利益关系的重大体制改革,都必然是一个持续性的甚至是“试错性”的过程。
在建构理性主义与演进理性主义的分野中,哈耶克毕生坚持的一个重要信念,就是认为“自发社会秩序”所遵循的规则系统是进...
2010.01.29 15:03:00
-
西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就主要不是靠资金投入,而要靠机制创新。但创新就会有风险,就有可能出错,因此,要求得进一步发展,就应给予西部“试错”的机会。
杜平表示,要给西部一些“试错”的权限,国家在划定了大的发展方向后,要以创新的态度、务实的做法去探索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新...
2010.02.05 13:48:00
-
了孩子体验主体性、创造力和丰富人生经验的机会,萎缩了孩子们刚刚萌芽的主动创造精神、依靠自己有所作为的奋斗意志,省略了孩子在挫折、试错中积累经验和承受力的机会,无意之中扼杀孩子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破坏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建立,多么可惜、可怜啊。
除了摇篮曲、游戏...
2010.05.28 08:39:00
-
趋同性。实际上,本科生更应着重职业教育和实践性,由此强调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性,甚至取消某些学科和专业的传统论文形式,更为符合教育的自然分工。
总之,制度创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不能一拥而上,毕其功于一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作为一个突破口,还要继续试,继续改。 (曹海军)...
2010.06.02 08: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