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这个平民英雄就是新时代年轻人的偶像”,但此“偶像”已非都市言情剧中的“偶像”,而更多带有“英雄”和“精神榜样”之意。同时,由这种语义的转换而想当然地得出结论,认为凡表现伟人或英雄的青年时代就必须是沿用偶像剧表现模式,就更加荒谬了。
在叙事模式上,红色青春故事可...
2009.02.19 10:20:00
-
论中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出现过与“普世价值”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思想。人们往往是在有限的意义上使用“普世价值”的概念或表述的,从语义上说,“普世”(Universal,或cosmopolitan)的含义一是指全体的、普遍的或普遍适用的,二是指世界性的、无民族界限或无国界的。对“价值”...
2009.03.09 15:37:00
-
国家与民众负责,这就要求决策者遵循公共建筑良好生长模式的原则和准则。
谁能指望迷信风水、膜拜权力的官员造福一方
政府建筑在语义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相当于执政者的施政宣言,是官民关系的直接体现。看看舆论对于一些政府建筑的批评,就很清楚,人们不是批评这些建...
2009.06.03 16:38:00
-
就是,我们究竟该以哪种方式,何种态度来探讨类似事件。按照作者的思路,国内知识界普遍陷入了争抢话语权而恶意阐释的困境,派系的划分,语义的偷换,乃至知识本身的虚妄,让我们难以平静下来,以十足的理性来探讨此类问题。但是,我想问的是,到底谁能代表真实的理性?这个世界上...
2009.06.04 13:01:00
-
中文译名却不尽相同,有的称之为“陶片放逐”,有的称之为“贝壳放逐”。通过辨析“Ostracism”的物质载体“Ostrakon”的含义,无论是从语义方面还是从考古证据来说,“陶片放逐”的译法都比“贝壳放逐”更加合理。其中文译名之所以发生分歧,是因为客观资料的限制和苏联史学译作的...
2009.07.20 09:37:00
-
依据中赋予了它的全新内涵。作为当代中国哲学问题的“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清理地基的理论自觉。它在消解这一问题历史语义基础上所彰显出的民族主体性原则,构架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的理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哲学将在以民族的基因与现代世界的对话中...
2009.08.27 14:56:00
-
Sinology的中文译名。Sinology的语源,又与日本把中国称为“支那”有关。
汉字的“中国”或“清国”,换成音译的“支那”,是日本从语义属性转向语音属性的实例之一。从字面图象式的认知,转为声音式的符号。使用汉字的“中华”或朝代名称如“唐国”、“清国”,是站在汉字的系...
2009.11.17 10:22:00
-
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不是两个数值的比率。
“兴亡周期律”表达不了当年谈话的深层次含意
从语义的角度看,应该说“兴亡周期律”更容易让人理解;但仔细一揣摩,却感到“兴亡周期律”一词反映不出当年毛泽东与黄炎培谈话的深层次含意。...
2009.12.30 11:25:00
-
天地”相对。
第三类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限于篇幅,本文谨就谭先生提出的两大问题试作简单回应。问题一:“详义利,考采物”一节,“无论语义、句式、字数都不对称,怎么能称之为对偶句呢?”问题二:第5节的3段文字“从内容到句式到字数都无法相对,”“我实在看不懂它们怎么是‘成分...
2010.04.26 14:31:00
-
正影响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甚至影响和改变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线的数据库并不仅仅停留在将书籍数字化上,而是开发了语义查询系统、概念关联系统、引文自动比对、自助听读系统、经典诵读、经典视频导读等新技术功能,给予读者多种便利。
以引文自动比对功...
2010.07.01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