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败是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概念。当代中国,寻租的现实基础是转型中的 经济体制,而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制度性的专制体制。寻租必然诱发腐败,“腐败猛于虎”。反腐败的路径只能是:在制度变迁中必须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并建立制度性的约束机制,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教育。
关键...
2009.02.17 14:36:00
-
力量对比则出现明显差异。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GDP总量终于占据世界前三。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金融海啸诱发的流动性停滞及深度经济危机与中国坐拥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美国国债第一大拥有国,明显缩小了两国间的经济悬殊,提高了中国对美国政...
2009.04.07 14:39:00
-
生计的唯一依靠,如果在经济补偿金等事项上损害劳动者权益,就极易突破失业者的心理承受底线,就不但会令其家庭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而且也容易诱发其非理性维权行为,甚至导致其通过违法犯罪手段报复企业与社会,社会和谐与稳定就可能会受到损害。何某被辞退要求合理补偿未果后杀害企业高...
2009.04.16 13:54:00
-
有经费来源有保证、履行合同较好、一般不拖欠商家的货款、经济风险较小等优点,使得商家千方百计挤进和占领高校市场,导致高校商业贿赂的诱发性增大。而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大批民营经济涌现,使物资供应商在经济活动中的灵活性得到了极大的...
2009.04.22 15:17:00
-
互联网成为公共领域等多种合力的结果。
群体性事件原因的法律解析
目前,群体性事件在我国正处于上升阶段,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诱发因素与内在原因。主要表现为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在法律的视角下,可对其进行如下解析。
1、经济原因:改革开放进行了30年...
2009.05.07 14:06:00
-
都有违约行为或违约倾向。违约收益高于违约成本是发生违约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和农户缔约后,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契约价格时,会诱发农户的违约行为:不按照规定的数量或价格履行契约,倾向于把农产品出售到市场;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契约价格时,公司为避免损失会选择...
2009.05.15 10:25:00
-
线,各种舆论为此争执不下,无法形成统一的、令人信服的结论,陷入一种茫然无措的状态。这直接导致舆论维护社会规范的功能减弱甚至丧失,诱发社会情绪的非理性宣泄。各类群体性事件大都与此相关。二是社会规范出现真空激化舆论冲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变动加剧,社会...
2009.05.27 14:21:00
-
者不可偏废。
不能藉经济利益让渡而忽视诚信软实力的经营
旅游消费券的发放主体给予了凭券消费的旅游者一定的经济实惠,这很容易诱发他们以旅游消费券话语权所有者的身份,藉经济利益的让渡,朝令夕改发放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更有甚者,用旅游消费券出售服务质量打了折扣或有瑕...
2009.06.22 10:38:00
-
迫。比如,仍有一部分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没有基本医疗保障,小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普遍游离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等,有些已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已经有了基本保障的群体,由于待遇差别而产生的攀比现象日趋普遍,调整难度加大。比较突出的是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与...
2009.06.30 16:01:00
-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同分享。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诱发的民生困难主要表现在部分城镇失业人员和广大回乡农民工就业难,要把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来落实...
2009.07.10 14:4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