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体制上的漏洞。比如价格双轨制、经济特权等,造成大量经济租金的存在,市场受到扭曲。根据经济学理论,在竞争性市场体系中,通过时间的调节和寻租者互相间的竞争,所有的经济租金势必减少直至消灭。
同时,要加速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使政府的经济职能从微观调控向宏观调控...
2009.02.17 14:36:00
-
路走不通,工业淘汰部分过剩的产能,向农业转移劳动力,势在必行。城市大量企业倒闭和农民工返乡,市场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在发挥调节作用了。所以说,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
中国农业生产走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的田园式有机农业道路,既能...
2009.02.17 15:23:00
-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既是渐进的,又有突进。
1982年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此后,经济学家和领导干部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各种见解,出现多次交锋和碰撞。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2009.02.18 14:11:00
-
上决定于消费增长的速度与规模,决定于引导和创造出的消费模式和质量。消费的扩张或萎缩,使产品价格相对地上涨或下落,从而像指挥棒一样调节着生产的扩大或缩小。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还决定着生产方式的升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源泉。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观念的更新、...
2009.02.18 14:18:00
-
经济体制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建立的是政府主导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从这个体制建立之日,我们就开始对政府计划管理与市场自发调节的范围进行了探讨。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以计划管理为主体、以市场调节为辅助的设想,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提出的指令性计划与指...
2009.02.18 14:28:00
-
这些创新包括: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够兼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第二阶段,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
2009.02.18 14:28:00
-
光反射出去,从而大幅降低室内温度。另外,建筑商还精心设计了可以分楼层控制室温的空调自动管理器,从而根据不同楼层及冬夏的特定需要来调节室温,使房子的耗电量降低了三分之二。
房地产市场低迷使众多现有住户搁置了卖小房换大房的计划,他们把手头的资金转移到了改造...
2009.02.19 10:16:00
-
食生产稳定发展。二是要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全面增强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要抓紧优化储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尽快完善储备吞吐调节机制,建立“稳定基本储备,丰收增储、欠收减储”以及“降价吸储、涨价抛储”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市场价格形成有效引导。加强食品应急保障...
2009.02.20 15:20:00
-
与社会关系、创新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作为手段,去化解和消除那些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负面因素。具体地讲,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调节好收入分配、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升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会,等等。
4、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
学者们认为,由于构建和...
2009.02.23 10:24:00
-
国国有企业较多为由,认为国有企业违背了自由市场经济理念。但这场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某些西方国家理念与行动的不一致。在运用利率手段调节经济的方式基本失效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政府开始动用国有化手段。美国政府已对房利美和房地美进行了国有化,并有可能对花旗...
2009.02.27 14: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