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79条,用时0.03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导致:一是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功能类似,基础设施自成一体、重复建设,难以实现城市群发展的整体最佳效益;二是城市政府迫于财政上的压力都把经济发展作为其主要任务,城市发展的其它目标(如社会事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吸纳能力的制约较为严重;...
    2009.02.17 14:33:00
  2. 成本高、管理效能低。推行“省管县(市)”体制改革,有利于克服这些弊端,但如何继续发挥城市支持和带动农村的作用,将会面临新的难点:一是在财政上“省管县”、而在行政上仍然是“市管县”的情况下,地级市与县的矛盾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二是城市之间会出现“马太效应”,比较发达的城...
    2009.02.18 11:05:00
  3. 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      这个目的不能说不好。但在衍变过程中,“市管县”体制逐渐悖离了上述政策意图。“市管县”体制从行政、财政上确立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削弱了县域经济的自主权。在“市管县”下,市把县的发展和财政大权以及相当部分的人事权集中到市里。由于我们对...
    2009.02.24 10:43:00
  4. 导致:一是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功能类似,基础设施自成一体、重复建设,难以实现城市群发展的整体最佳效益;二是城市政府迫于财政上的压力都把经济发展作为其主要任务,城市发展的其它目标(如社会事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吸纳能力的制约较为严重;...
    2009.03.07 15:32:00
  5. 目标导向。实证地看,除公共利益以外,政府也具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分税制体制下,好的税源总是层层上收,城市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对称,在财政上面临很大压力。为了维持财政运转,政府不得不在税收之外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于是,土地批租和城市开发变成了一座金矿。城市政府通过征收农...
    2009.05.15 10:29:00
  6. 公共性”,即对公共财政理念的认识。   公共财政是现代政府分配国家财富的基本理念与形式,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理论上说,政府在财政上的所有支出与分配都可以解释为“用之于民”,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政府办公条件与公务员福利待遇、增加的公务消费等等,都...
    2009.06.02 14:24:00
  7. 益上形成一定联系,特别是城市化的发展中。现在要剥离开来,使他们能够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确实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这也可能是中央先搞财政上的“省直管县”的一个出发点。不管怎样说,省直管县是一个符合阶段发展重大战略,我们就要推进下去,视不同地域情况有所变化。在沿海、内...
    2009.06.17 10:38:00
  8. 区乡协调发展,同步富裕。但因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从管理体制看,城市的不少规章制度同时也影响和限制着县域和乡镇经济的发展;从财政上看,上级拨付的资金专款在经过市一级之手再分配时,出现了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这首先是因为经过了“市”这级,才出现此问题;但如果...
    2009.09.16 00:34:00
  9. 来说,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可能更加困难,试图通过“强县扩权”来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实施条件并不能够完全成立,这一措施本身并不能解决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县乡政府的财政困难。   六、县乡财政解困目标的模糊性和政策选择的困境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
    2009.10.10 11:04:00
  10. 涉及食品、文化、社会、宗教、民族、经济等不同领域。   不同于人们把贵州看作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的观念,鲍勃说:“我注意到贵州财政上存在好多问题,但因此就给贵州贴上一个贫穷的标签并不合适。贵州的气候不适合农业种植,因此很多人都去城市打工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贵...
    2009.11.17 15:3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