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散主义导向的地方经济发展格局必然是寻求行政区域边界内的垄断利益最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与地方分权化的改革以及分税制和财政包干制等制度安排的激励之下,珠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对经济发展的极大动力和干预能力。由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被界定过宽,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
2009.04.01 09:47:00
-
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金融体...
2009.10.12 11:35:00
-
经济增长的两个显著特征。
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作用的结果
上述增长特征,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作用的结果:
(1)财政包干与分税制的激励。从1980年开始的财政分权改革到1994年实行的财政“分灶”体制(分税制),有着特别的制度激励。分税制改革之前,地方财政收入...
2010.04.06 10:52:00
-
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地方政府之所以围绕经济增长展开竞赛,与财政分权体制和人事考核体制的变化有关。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对地方实行财政包干体制,超收多留;另一方面,人事体制中的考核也侧重经济增长的指标,GDP的增长速度与地方官员的晋升发生了更为直接的关联。这都深刻影响了地...
2010.04.26 14:31:00
-
不低于240元,扶贫标准提高至年收入4000元。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984元,增长22.9%。农村三大合作经营、土地流转补偿和农村拆迁补偿安置就业等制度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财政包干农业保险等,较好维护了农民财产权益,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562元,同比增长18%。...
2013.02.05 13:05:00
-
深入西部地区调查研究,多途径、多方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支持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
西夏墅镇部分基层干部提出,乡镇普遍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10年来未按事权调整分成,乡镇财政严重收不抵支,预算资金无法平衡,建议区政府给予西部乡镇按基本事权,调整乡镇财政分成体制,以保...
2014.04.15 08:56:00
-
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经济转轨需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了财政包干体制,生产迅速发展,为市场经济改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1994年推出分税制,再次推...
2014.07.14 08:58:00
-
桥污水处理厂实施回购;灌云县投资6980万元对胜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进行改造;东海县将各乡镇8月底前铺设的污水管网费用一律由县政府财政包干。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建设共投入资金超过8亿元。
市环保部门最新统计显示,《市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建设工作方案》中21个...
2014.12.05 09:43:00
-
桥污水处理厂实施回购;灌云县投资6980万元对胜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进行改造;东海县将各乡镇8月底前铺设的污水管网费用一律由县政府财政包干。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建设共投入资金超过8亿元。
市环保部门最新统计显示,《市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建设工作方案》中21个...
2014.12.05 09:43:00
-
准备不足,致使出现制度上的空当和管理上的空白。
(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为工资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1993年,我国开始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制度。随着我们国家财税制度的逐步改革,又实行了比较严格的分税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这些财政体制改革措施,让地方拥...
2016.04.26 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