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73条,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科研合作模式创新的结果,其成立将推动南京社会文化建设,加强“政学研”合作与创新。据该中心主任、南大历史学教授贺云翱介绍,在学术研究理念和选题上,该中心将重视研究和发掘历史文化的当代意义,围绕南京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把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
    2010.11.24 09:12:00
  2. 园内的3处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这里的石头城城墙遗址使用大小相当的扁平青砖砌筑,层层叠叠、严丝合缝。负责考古发掘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介绍,这段城墙分别为石头城的北垣和东垣遗迹,始建于东吴。此外,考古人员在国防园内也发现了石头城北垣的砖包墙和砖护坡遗址。   贺...
    2012.03.15 09:48:00
  3. 遗团队将扩充为9座城市。   此次“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申遗文本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负责编纂。该所所长、南大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主要集中在两个历史时期:一是汉唐之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是明代。这两个时期,南京作为...
    2012.05.25 15:01:00
  4. 合申遗,可以丰富单个遗产项目的多样性,更加完整地体现明清城墙的建筑艺术和设计思想。”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南京明城墙属于京师城池规格,西安明城墙属于二级王城,荆州、襄阳、台州(临海)属于府城,兴城则是中国仅存的明代卫城并一...
    2012.07.06 10:42:00
  5. 1件“疑似圆明园文物”   除了谭延闿墓的牡丹花坛,是否还有其他圆明园文物流散于南京?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根据初步调查,南京地区已知的“疑似圆明园文物”有6处,共计11件。   贺云翱告诉记者,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散落在南京的“...
    2012.09.14 11:36:00
  6. 南大举办的中国-欧盟文化遗产合作论坛上获悉,中国与欧盟文化遗产领域实体合作机构将落户南京大学。   据南大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介绍,今年9月,中欧第十五次领导人会晤并发表公告,双方同意在教育、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建立中国与欧盟文化遗产领域实体合作机构就是...
    2012.11.06 10:00:00
  7. 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经去掉,重新增添北京中轴线、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等新的项目。   对于此次更新,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分析说:“新名单中文化遗产的类型增多,体现了中国未来申报世界遗产的丰富性。既有坚持中国传统特色的常规项目,如古代建筑、遗址、城市...
    2012.11.20 09:22:00
  8. 开发和功利性保护,必须通过科学规划,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表示,以遗址公园为载体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可以在保护历史遗址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2...
    2012.12.31 11:33:00
  9. 大家言恭达,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著名的社会学家宋林飞,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物保护专家贺云翱,江苏省美术馆馆长、著名书法家孙晓云,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副主席、刺绣工...
    2013.01.14 17:54:00
  10.   龚良 南京博物院院长   周琦 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云翱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2013.02.26 11:1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