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8条,用时0.06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窝阔台汗十一年(1239年),大富豪刘廷玉等向朝廷上奏,申请出价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扑买”就是商人出价,以承包方式购买到全国的赋税征收权。不久,朝廷就把天下各路的课税以二百二十万两的价码“扑买”给了回回人奥都剌合蛮,并且为了帮助他完成扑买的金额还任命他为“提领诸...
    2015.12.15 08:30:00
  2. 窝阔台汗十一年(1239年),大富豪刘廷玉等向朝廷上奏,申请出价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扑买”就是商人出价,以承包方式购买到全国的赋税征收权。不久,朝廷就把天下各路的课税以二百二十万两的价码“扑买”给了回回人奥都剌合蛮,并且为了帮助他完成扑买的金额还任命他为“提领诸...
    2015.12.15 08:30:00
  3. 六月)和“下忙”(多指九月、十月),但实际上往往是从每年二月一直征收到十一月;尽管清代的赋税征银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上看,赋税征收也还是存在钱、粮两种形式。州县的赋税征收复杂多样,不可能完完全全以官方编纂的征税总纲《赋役全书》的记录为准,州县结合本地实际,征...
    2015.12.29 08:52:00
  4. 六月)和“下忙”(多指九月、十月),但实际上往往是从每年二月一直征收到十一月;尽管清代的赋税征银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上看,赋税征收也还是存在钱、粮两种形式。州县的赋税征收复杂多样,不可能完完全全以官方编纂的征税总纲《赋役全书》的记录为准,州县结合本地实际,征...
    2015.12.29 08:52:00
  5. 宗法君主论、家天下和王土王臣说,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正是这一理论的集中表述。这一理论构成了中国中古社会赋税征收的基本依据。   赋税基本理论一经形成,便开始了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和学者竞相引用、转述和复制的漫长过程。《管子·轻重篇》云:“...
    2016.10.13 08:33:00
  6. 当时对那位同学说:改天再详细告知。   这个地名的由来最早要从朱元璋建立大明皇朝说起。朱元璋定都南京,把苏州地区作为他的最重要的赋税征收区,对苏松两府课以重税。导致遭受这样的惩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元末,苏州的老百姓都支持张士诚,与朱元璋对抗;二是,当时的太湖下...
    2017.01.16 11:04:00
  7. 建社会中一个不容置疑的“圣训”,是历代王朝施行仁政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政策措施。   孟子薄赋思想的原则是“取于民有制”,就是国家的赋税征收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不能由统治者任意而为。孟子遵循孔子的主张,认为什一税制最为适中。他既不赞成重于什一之税,但也反对轻于什一之税。孟...
    2017.06.02 09:03:00
  8. 方公共事务经费严重不足,于是各种私征、加派与浮收就层出不穷,形成所谓的“非经制财政”或者“非正式税收”。而在地方基层社会,围绕着赋税征收诸环节,各地缙绅阶层与州县衙门胥吏、民间包税人之间展开博弈,从此意义而言,从财政的收支和分配体系中,的确能体现出社会的结构和公平...
    2017.08.07 08:48:00
  9. 方公共事务经费严重不足,于是各种私征、加派与浮收就层出不穷,形成所谓的“非经制财政”或者“非正式税收”。而在地方基层社会,围绕着赋税征收诸环节,各地缙绅阶层与州县衙门胥吏、民间包税人之间展开博弈,从此意义而言,从财政的收支和分配体系中,的确能体现出社会的结构和公平...
    2017.08.07 10:33:00
  10. 六毫/花绒每亩科四两,共该七两”。其中关于“棉花”和“马草”征收在黄册中的记载,此为首见。   关于棉花的征收,传世史籍有载。明代赋税征收,基本是以麦、米为本色,代替麦、米的金、银、钱、钞、绢等为折色。洪武三十年(1397),明廷下令自洪武二十八年(1395)以前全国各地拖...
    2017.08.21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