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有‘假一罚十’才能彰显自己的诚信。所以我想还是应采取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十倍以上惩罚政策,即消费者有财产损害或者人身损害的,最低赔偿损害的十倍;如果没受损害,最低按购买价款的十倍来计算惩罚性赔偿。”刘俊海还建议,在个案当中法院可以按照欺诈恶性程度决定赔偿倍数,“二十倍...
2013.10.21 09:10:00
-
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一般认为行政事实行为并不具有行政法上的可诉性,即不能够通过行政诉讼来赔偿损害。
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
2016.06.08 09:40:00
-
事实行为虽然具有可能导致损害的特性,但由于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所以并不具有行政法上的可诉性,即不能够通过行政诉讼来赔偿损害。本案原告认为,被告没有依法对其调整学区的政府信息向社会公示,导致原告将房屋低价出售,侵犯其合法权益,从而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赔偿,符合...
2016.06.08 14:10:00
-
方当事人、第三人、不可抗力等致害的免责情形进行规定,并对不同责任形态下国家赔偿责任份额的划分确定了基本规则。四是明确了非刑事司法赔偿损害赔偿的计算规则。分别规定了侵犯人身权与财产权的损害赔偿,引入侵犯人身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明确财产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和例外规定。五是明确...
2016.09.08 10:50:00
-
一就是存在婚内出轨问题,因此给予孙某撤职处分的处罚。郑某认为,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的,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后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害。
对于这份证据,孙某起初对复印件不认可。为查明相关事实,承办法官与孙某所在单位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后,证明复印件内容属实。经法院询...
2019.03.25 13:54:00
-
区,将编印的《法律援助法》《渔业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送到渔港渔民手中,现场解答渔民关于养殖承包、贷款担保、劳资纠纷、人身赔偿损害等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实施“远程法律援助进农渔家”活动,每月定时一次进行大规模的视频会议,安排普法讲座和解答相关的法律问题;不定时...
2022.01.11 11:23:00
-
省普宁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处苏某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16000元,追缴全部违法所得;赔偿损害赔偿金5936.4元,限期删除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并在省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法院经审理查明,自2021年8月开始,苏某在某软件平台上以...
2023.11.15 14:16:00
-
门检察院再次和江苏海润城发集团合作共建,在海门长江水源地以西规划了5.3万平方米,打造第二处沿江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基地——南布洲生态赔偿损害修复公益林。此外,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建设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引导各个区镇充分借鉴公益林模式,打造具有区镇特色的生态环境...
2024.04.07 09:2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