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3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也为下一代重量超过500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生长奠定了基础;他利用外加电场的能量,改变物质相变时自由能关系,获得的大型单晶体,为高温超导体、无线电通讯晶体材料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方法。   在东海县的公司,黄新明与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商协作,指导开发了一批用于硅原...
    2010.04.13 14:08:00
  2. 东来:他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科学家奖,他是自1987年以来,继袁隆平、王选、陈章良、陈永川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五位中国人。从事超导体研究的物理学家封东来,在这一领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的一句“拼命地玩、玩命地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程远:现为美国南加...
    2013.01.29 11:13:00
  3. 少,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创造的满腔热情,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终于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K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氟掺杂钐氧铁砷化合物,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2014年1月,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前这个奖项已经连续空缺三年。 记者 :除了...
    2015.09.09 10:15:00
  4. 信息等学科,体现了南大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和特色。 另悉,南大物理学院闻海虎教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方忠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
    2015.10.20 13:43:00
  5. 培养站”的首批学员代表,6组学生先后登台演示了他们在大学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的科研报告。《南京秦淮河水质情况调查》《从绝缘体到导体到超导体》《纳米金的合成与表征》……一组由高中生完成的高质量论文让在场众多专家啧啧称赞。 “我们对秦淮河水质情况进行抽样测试,先后多次从江...
    2015.10.21 16:23:00
  6. 实验室里讨论问题。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屠呦呦(左)在实验室和同事一起做实验。   资料照片   赵忠贤   半世纪研磨超导体   本报记者 喻思娈   1月9日,75岁的赵忠贤走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走上领奖台,靠的是他近半个世纪持之以恒的高温...
    2017.01.10 09:08:00
  7.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赵忠贤75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院士。40年磨一剑、领衔发现“液氮温区氮氧物超导电性”和“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屠呦呦86岁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她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
    2017.01.10 09:18:00
  8. 的支撑,进而为相关材料的人工设计与制备,以及诸多科学难题的破解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举个例子,倘若科学家能利用装置做出室温超导体,电影《阿凡达》中壮观的‘悬浮山’就有望成为现实。”丁洪说。   极端条件实验手段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在若干核心领域的竞争力  ...
    2017.10.02 08:19:00
  9. 欢尝试新的东西。同时,也能坦然接受失败。“我喜欢做新的东西。在做科研时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杨培东在本科阶段,做的是超导体,在研究生、博士的时候,做的是半导体纳米导线,博士后,做的是自组装,然后在伯克利大学做教授的时候,做的是很多能源方面的东西。后来杨...
    2017.11.27 09:56:00
  10. 欢尝试新的东西。同时,也能坦然接受失败。“我喜欢做新的东西。在做科研时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杨培东在本科阶段,做的是超导体,在研究生、博士的时候,做的是半导体纳米导线,博士后,做的是自组装,然后在伯克利大学做教授的时候,做的是很多能源方面的东西。后来杨...
    2017.11.27 09:56: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