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要摒弃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坚持不搞“毕其功于一役”,不因忙中出错而留下历史遗憾。战略上,坚持宏观调控、总体布局;战术上,分轻重缓急,梯度推进,成熟一块,开发一块。
3、体现特色,合理加减。古运河沿线因各个区域资源特征、文化特色、环境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区...
2009.03.09 15:33:00
-
的既有保增长、保就业的短期困难,又有调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长期任务。要实现标本兼治,必须既考虑近忧,又兼顾远虑。只有分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对症下药,才能应对挑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四大原则,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
报告提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
2009.03.10 15:07:00
-
于真实意义的“跨越式”发展几无丝毫助益。
要懂得“跨越式”发展并非一个时时处处都可以实现的愿景,而发展亦绝非可以脱离实际不分轻重缓急地任意提升,愈来愈多地方表现出的“跨越式”发展追求或憧憬,体现出“大跃进”式的急躁冒进倾向于今仍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体制土壤,它已成...
2009.04.20 10:41:00
-
眼长远,对一些量大、面宽、难度大、见效慢、周期长的整改任务,采取循序渐进,不断突破的方式解决。最后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既考虑必要性,又考虑可行性,对迫切需要解决、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整改;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2009.05.27 15:04:00
-
象、改善政府办公条件与公务员福利待遇、增加的公务消费等等,都可认为是最终服从于公共服务的需要。然而,公共财力有限条件下,如何平衡轻重缓急与社会公平,怎样处理长远发展与现实民生需求的关系,检验着政府的民本理念,以及公共财政的“公共性”问题。
公共财政首先是一种弥补...
2009.06.02 14:24:00
-
这样的价值追求行事,当遇到利益冲突、角色矛盾时,领导干部才能理智而果断地作出抉择,而不会受到内心挣扎的困扰。
(二)分辨事务轻重缓急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分辨事务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方法的首要原则,也是成功人士时间管理的主要经验。研究人员发现:在人们每天处...
2009.06.10 15:45:00
-
先的地位?有没有权力从自己的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衍生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安排?有没有权力在实现各项人权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分轻重缓急?有没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冲击迄今为止西方思想占主导的主流价值体系?中国模式对此都作了肯定的答复。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2009.06.12 10:29:00
-
众意见,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决策中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分清轻重缓急,做到量力而行。三是在权利上保护群众。切实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民自治...
2009.09.14 10:08:00
-
要唱好“本村戏”。
上级“千条线”,村里“一根针”。中央政策是一样的,但各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村干部做好结合文章,分清轻重缓急,根据急难盼怨,结合实际抓落实。在经济建设上,农业产业化有基础,就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民营经济有势头,就因势力...
2009.10.23 11:15:00
-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集体协作攻关。课题立项时,对基础性研究、中长期前瞻预测性研究、应用对策性研究的重大课题,应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门别类的统筹规划,统一使用科研力量,以免一些容易出成果、出经济效益的热点问题重复立项、重复研究,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
2009.11.10 1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