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4条,用时0.20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混淆的是后面两种情形。   一般来说,对醉驾肇事定性为交通肇事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关键在于区分主观状态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但是醉驾肇事人当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一个不可能证实和还原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我们往往只能通过肇事人的具体行为来判断其主观罪过。就是看...
    2013.11.30 09:55:00
  2. 把握。可以按照是“不该为而为”还是“该为而不为”予以大致区分,在此基础上,对于滥用职权型犯罪再作出罪过形式是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的个案认定;对于玩忽职守型犯罪再作出罪过形式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或疏忽大意的过失的个案认定。其次是共同犯罪问题。在危害食品安全渎职犯罪...
    2014.11.21 10:07:00
  3. 对于死亡结果的预见可能性就关乎本案的定性。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
    2015.12.17 14:43:00
  4. 张某落水后有溺水的可能,而轻信该结果不会发生,误以为张某能顺利游到对岸,不管不顾扬长而去,最终张某溺水死亡,张某主观上显然是一种过于自信的过失态度。所以,张某的死亡不是意外事件。   二、林某的行为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
    2016.02.25 14:18:00
  5. 的机动车发生碰撞,受伤、死亡的几率极高,故被告人能够预见到被害人可能会发生死亡的后果符合一般常理。   再次,二被告人在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二人在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后果的情况下,考虑路况等因素,自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仍旧选择追赶被害人李某,造成被害人被车辆撞击...
    2017.08.10 15:50:00
  6. 上述判决。   法官表示,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
    2018.07.09 16:04:00
  7. 用,对结束他人生命有积极行为。客观上王阳实施了杀害被害人的行为,主观上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将导致被害人身亡的结果,不存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状态。因此,辩护人提出的过失致人死亡的意见,法院不予采纳。   同时,法官提醒,生命是最为重要的法益,应该给予最为厚重的保护,每个...
    2018.12.12 09:49:00
  8. 事罪。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刘某在主观上为过失而非故意。对危害结果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认识程度,是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重要因素。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依然实施该行为,即已认识到危害后果发生的高度盖然性;过于自信的过失仅是预见到发生...
    2019.04.04 16:02:00
  9. :“小芹在事故发生前,曾前往事发地水域和其他江边水域游泳,并将游泳视频上传至‘快手’短视频等社交网络,这表明小芹对事故的发生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也表明小芹的父母或家属对小芹私自去江边游泳的行为监管不力。”   八名被告均认为自己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他们辩称:“李某夫妇作...
    2019.11.14 16:22:00
  10. 李女士、小李虽表示死者会游泳,但在其之前从未有过浮潜经历、且随团家属当时均未随行前往的情况下,其自愿选择参加浮潜项目,本身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因素以及本案的具体情节,法院判令旅行社对李女士、小李承担70%的赔偿责任。   李女士、小李与保险公司已经达成一...
    2020.01.08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