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已客观形成市场格局的情况下,如其中一方另行申请构成要素相近似的商标,在适用商标法第二十八条进行商标近似判断时,除考虑标志本身的近似程度以外,还应根据商标实际使用状况、使用历史、相关公众的认知状态、使用者的主观状态等因素,以混淆误认可能性为标准综合判定,注重维护已...
2015.04.20 16:59:00
-
与“迪奥”品牌存在某种关联产生误认。
3.反向混淆情形下固有显著性较弱商标的近似比对认定
与混淆可能性判断直接相关的是商标的近似程度,商标近似认定也是侵权判定的核心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商标近似的比对方法,在...
2016.06.14 09:52:00
-
”商标的注册违反了商标法,判决维持商评委裁定。
最高法指出,判断中文商标与外文商标是否构成近似,不仅要考虑商标构成要素及其整体的近似程度、相关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所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等因素,还应考虑二者是否已经在相关公众之间形成稳定的对应关系。
苹果公司与国家...
2017.04.26 10:30:00
-
不近似。”被告辩称。
裁判要旨
法院认为,认定商标近似应当以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为标准,既要考虑商标标志构成要素及其整体的近似程度,也要考虑相关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所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等因素;对于具有呼叫功能的文字商标,其近似性的判断应当主要考虑文字读音。...
2025.04.10 17: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