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用于描述一种物质或系统变形后回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心理学引入这个概念,用以描述生活在高危环境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乃至成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
社会抗逆力概念,是将心理学抗逆力的概念引入风险管理领域,为其注入社会文化的内涵而得出的。社会抗逆力是指整个社会...
2009.02.23 10:26:00
-
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被动程式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新华文摘...
2009.03.07 19:50:00
-
而是靠制度保障自身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实践证明,组织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可能一成不变,改革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把制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紧密结合起来,既善于立制,又敢于变制,才能为组织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制度保障,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
2009.03.08 12:06:00
-
性因素和歧视等社会性因素造成的劳动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有关,更重要、更关键的是,它反映了农民工劳动供给对劳动市场需求的不适应性。农民工阶层的“候鸟栖居式”存在,是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客观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返乡回流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2009.03.16 15:35:00
-
二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先支持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三要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把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各类企业要着力调整产品结构,继续以培育...
2009.03.16 14:44:00
-
需求;三是广泛适应原则即专业设置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德国以科学的方法——职业分析为导向,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
2009.03.09 15:48:00
-
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学者们对该理论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全球治理作为理想探求具有一定价值和启发意义,但全球治理理论对当今世界存在着不适应性,其本身也成为一些国家向外输出其思想模式的工具。
关键词:国内研究;全球治理;述评
当前关于“全球治理”理论的讨论,主要...
2009.04.14 16:58:00
-
而有所变化。现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2. 能够正确而简明地处理国家、集体和社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体现了以按劳分配为主...
2009.05.15 10:25:00
-
的三种路径,以有助于对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和职能转变问题的认识。
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从来都不是一个自主性的变迁过程,而是一种适应性的调整过程。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政府职能的定位,在很大意义上并不是一个理论认知问题,而是政府行为偏好与约束条件相...
2009.06.02 13:45:00
-
的建设,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调控与调动监管能力。公安是一项基本的国家制度,这一领域的改革,反映了在新形势下国家对社会稳定工作进行的适应性调整。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常态社会条件下中国的国家治理传统常将追求民生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础。国家通过降低社会经济分化、避免财...
2009.06.02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