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5条,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活,占卜或行事,尽管结果有异,但总要恪守正道。[5]“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君子是促进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王事”或“居位”都要以易简的功夫,进行自己的道德修养。   乾坤二卦象征着...
    2010.07.27 13:48:00
  2. 相反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周易·系辞》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二,和而不同。和合并不是混同,而是在承认差别性、相异性的基础上讲和谐、和...
    2015.01.16 07:26:00
  3. 念是什么概念,是一个变的概念,阴阳概念这段话,前面可以看得见,就是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也就是说周易讲阴阳,这个阴阳大家一定要理解为哲学概念,它而不是具体所指的。比如我们展开一下天为阳地就是阴,男的是阳,女的就...
    2015.12.18 15:34:00
  4. 观》卦中的中正之观。更重要的是,《周易》中圣人智慧成为古代君子的方法论,如“探赜索隐”“穷神知化”“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等(《周易系辞》)。这种以天地为法,以广大智慧顺应外物,沟通天人的精神,渗透到了文学审美中。欧阳修、苏轼、张...
    2018.01.29 09:41:00
  5. 观》卦中的中正之观。更重要的是,《周易》中圣人智慧成为古代君子的方法论,如“探赜索隐”“穷神知化”“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等(《周易·系辞》)。这种以天地为法,以广大智慧顺应外物,沟通天人的精神,渗透到了文学审美中。欧阳修、苏轼、...
    2018.01.29 16:05:00
  6. 《易经系辞下》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羲氏就是中华始祖伏羲的别称,传说伏羲在甘肃天水夜观天象、俯察地理,参透了宇宙四时运转的奥秘,创立最早的八...
    2018.03.05 09:35:00
  7. 易经·系辞下》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羲氏就是中华始祖伏羲的别称,传说伏羲在甘肃天水夜观天象、俯察地理,参透了宇宙四时运转的奥秘,创立最早的八...
    2018.03.05 10:02:00
  8. 这都是“束先生”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所以老天送来了及时雨。老百姓们又通过歌谣的方式来歌颂和感谢束晳。   歌词是这样的:“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霖。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畴之?报束长生。”老百姓们在歌中唱到:我们用什么来报答束先生呢?那就希望他能够“长生”不...
    2021.03.26 15:19:00
  9. 《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天人之际”,即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立论,仰观俯察,远取近求,复取诸身,阐述的既是文明的创造方式,亦是文学...
    2023.07.14 10:08:00
  10. 《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天人之际”,即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立论,仰观俯察,远取近求,复取诸身,阐述的既是文明的创造方式,亦是文学...
    2023.07.14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