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7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东道主”这个词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在公元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向老臣烛之武求救。烛之武想了很久,决定身入险地,凭自己的口才设法解围。   当夜,烛之武趁天黑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自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当时的两个大...
    2009.11.17 14:50:00
  2.   “东道主”这个词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在公元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向老臣烛之武求救。烛之武想了很久,决定身入险地,凭自己的口才设法解围。   当夜,烛之武趁天黑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自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当时的两个大...
    2009.11.17 14:50:00
  3. 如《国语》中的伯阳父、仲山甫。但更多的是“氏+名(或字)”,盖因氏是贵族男子“别贵贱”之符号也。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齐环(齐灵公)、宋王臣(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羊舌赤、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
    2015.03.18 16:15:00
  4. 工行楷,师承清康熙年间书法家汪士鋐(字文升)。缪擅长榜书,常为人所请,书中堂对联,文与书法皆佳。子缪西屏(字子畏)效学北魏名碑《郑文公碑》《魏故营州刺史侯高君碑》,造诣深远,劲健开张,结体方正,笔力强雄,为时人所推崇,至今仍有继承效仿者。   3   姜廷佐(星垣)...
    2017.03.16 14:56:00
  5. 书法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进入审美意境,实现书法家的艺术理想。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李新翔5岁学书,从唐楷入手,勤学苦练,18岁起写郑文公碑、石门颂、石门铭等魏碑达20年之久。郑文公碑气韵高远,浑厚雄健,是北碑中杰出代表。新翔晨昏研习,得其神韵,笔取方折之势,妙在方圆并...
    2018.04.09 09:29:00
  6. 书法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进入审美意境,实现书法家的艺术理想。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李新翔5岁学书,从唐楷入手,勤学苦练,18岁起写郑文公碑、石门颂、石门铭等魏碑达20年之久。郑文公碑气韵高远,浑厚雄健,是北碑中杰出代表。新翔晨昏研习,得其神韵,笔取方折之势,妙在方圆并...
    2018.04.09 09:29:00
  7. 国申公子仪对话的《子仪》,开篇讲“既败于崤”,从省略的主语“秦穆公”或“秦”来看,应是一篇佚失的“秦语”。而《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等有关郑国的古书或可归为“郑语”,提供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左传》《史记》的记载,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状...
    2018.12.24 13:51:00
  8. 布局于胸,意达于笔,以旷世之毅力,创造出自己的左笔行草,迈古超今,独树一帜;   武老的作品,力挽千钧,风骨凛然,气势伟岸,有“郑文公碑”之基,显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之神,可谓当代碑学的里程碑。   大师就是大师。吾辈书家与三老相比,其差距三万八千里也。这差距,...
    2019.01.04 13:58:00
  9. 以及行草书,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书法艺术的堂奥。在书法取法上,武中奇从大家非常熟悉的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书法入手,进而学习《郑文公碑》以及《龙门二十品》等,深得北方碑学的雄大气象,楷书和行书在这一时期也已经初具面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年时期,武中奇的书法、...
    2021.11.28 13:58:00
  10. 书法篆刻展,并获奖。现为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首席艺术顾问。   著有:《心外无法——周玉峰书法集》《周玉峰画集》《怎样临摹郑文公》《怎样临摹石门铭》《山水画》等。《荣宝斋期刊》《画廊》《湖上杂志》《江苏画刊》《投资与收藏》等均有专访。主编《书法课堂》。  ...
    2022.02.25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