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找的是不是:郑巧  郑桥          
找到相关结果约28条,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疑古思想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特别是自南宋以来,这种思想迅猛发展,到清代更出现愈演愈烈之势。据顾颉刚自述,他的疑古思想,受南宋的郑樵、清代的姚际恒和崔述三人的影响最大。郑樵曾作《诗辨妄》,对历来《诗经》的各家注解都有批评,这种做法深得顾的赞同。姚际恒这个人曾受...
    2009.04.28 12:55:00
  2. 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又如在现代学术史上影响很大的“古史辨”派的疑古之论,比如顾颉刚著名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也主要是受到宋儒郑樵和清儒崔述求实辨伪精神的影响才形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的考辨精神及其方法得到了现代学者的认同。时至今日在涉及“古”字的学术领域,乾...
    2009.08.04 15:46:00
  3.   以图像证史近来在史学界已渐成风气,以此扩大史料的来源,也传承我国自古就有的“左图右史”图史互证的传统。南宋史学家郑樵在其著作《通志》中指出:“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图,经也,文,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说明图像可以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弥补文字难以传递...
    2014.04.23 08:52:00
  4.   以图像证史近来在史学界已渐成风气,以此扩大史料的来源,也传承我国自古就有的“左图右史”图史互证的传统。南宋史学家郑樵在其著作《通志》中指出:“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图,经也,文,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说明图像可以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弥补文字难以传递...
    2014.04.23 08:52:00
  5. 大概可以追踪到春秋战国时代。据考察,春秋战国时,最高级的“国骂”是流行于诸侯间的“坠命亡氏”,这是当时一句最厉害最刻毒的诅辞。郑樵说:“古之诸侯,诅辞多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以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同。”没有氏,就等于被剥夺了爵位,丢失了国家,断绝了子孙。为...
    2015.03.18 16:15:00
  6. 自发探索出来的广场舞,多一些社会文化视角的观照,在引导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实现治理现代化,需要有效市场,也需要有为政府。郑樵在《通志》中写道:“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打扫干净广场再跳舞”,归根到底是为了“礼乐...
    2015.09.08 08:40:00
  7. 文书录文已大体完成,《考释》初稿亦有部分装订成册,虽不能遽云成绩斐然,然乐观其成已可预知。   考释工作之难,古人多已有言。宋人郑樵便云:“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难明也。”尤其文书乃民间书手书写,字多异体,语屡乡音...
    2015.10.16 13:55:00
  8. 郡国志》:“朐[刘昭注]《博物记》县东北海边植石,秦所立之东门”。杜佑《通典》:“汉朐县故城在今县西南,秦立石为东门,即此地”。郑樵《通志•金石略》:“海州有始皇朐山碑”。乐史《太平寰宇记》:“植石庙在朐山县北四里,始皇立石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天下碑录...
    2016.03.17 10:23:00
  9. 代风潮的推动。   《资治通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产生于中国古代处于转型期的宋朝,其原来的书名为《通志》,差一点因此而湮灭了唐代郑樵的另一部同名巨著,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御赐为今天广为流传的书名。南宋朱熹首先推重此书,并删繁就简而成《资治通鉴纲目...
    2017.06.07 09:16:00
  10. 师、李延寿父子对南北朝官修正史的批评而有《南史》《北史》的撰成;欧阳修因不满于《旧唐书》《旧五代史》而著《新唐书》《新五代史》;郑樵批评班固“断代为史”、背离了“会通”的为史之义的传统而作《通志》,等等。这种实例,在中国史学史上举不胜举,显示出批评对于“生长点...
    2017.06.26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