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信息全球化把不同民族日常的经济与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全球化的开放性来展示不同国家的“伦理风景”——使各民族找到文化观照的“镜中我”。这是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全球化现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世界各民族已处于跨文化、跨民族的学习、比较阶段,孤立生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014.05.05 14:30:00
  2. 和地区的1000多名外国人进行问卷调查。尽管从总体来看,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仍然持积极欢迎态度,但对于中国游客来说,通过这份评价,看到“镜中我”的形象,无论对国人的“面子”还是“里子”,都具有积极的督促作用。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境游的人数已破亿,旅游的本身除...
    2015.12.18 10:11:00
  3. 脸红红的,我很可爱”。也有小朋友写到“我比较内向,不喜欢跟陌生人说话”。那到底小朋友对自己的认识对不对,全不全呢?在紧接着的“镜中我”环节中,每个小朋友依次接受了大家积极的评价和赞美。针对每个的不足之处,社工引导小朋友们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在此环节中,有的小...
    2016.01.14 14:40:00
  4.   “互联网+家访”方便、快捷,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入户家访没有使用价值。在一个盛行印象管理的时代里,老师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学生们的“镜中我”,并非“真我”。一些家长在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也会选择性地忽略和回避一些问题。入户家访尽管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却更有“准头”,...
    2017.09.20 09:56:00
  5. 艺、创意与审美能力,一些竞争心炽盛的人们,自然不会轻易认输。   在盛行印象管理的时代,许多人都希望给他人留下经过装扮、美化的“镜中我”。当年会事关“脸面”、社会评价和认同,无论老板们,还是中层管理人员、普通员工,都身不由己而又欲罢不能地被裹挟其中,参与这场注意力...
    2018.01.25 14:16:00
  6. 成了大多数人的最终选择。在世俗意义的框架内安稳度日是常规操作。而跳出这个囚笼,注定成为异类的存在。   美国学者库利提出过一个“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等是反...
    2019.01.30 08:30:00
  7. 的诗集中甚为少见,诗人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作自我评价,表达人生理想,读来让人更直观更深刻地看到了沈老的高洁品格和形象特征。   镜中我自画像(针绣)   诗作从自我形象的描写切入:“尔发已苍,视亦茫茫”,满头花白,视力模糊,这是早衰的标志。先生幼年时期患病未得到有...
    2023.01.10 19:59:00
  8. 人们的审美眼光,树立“高颜值”“好身材”更受欢迎的理念。在滤镜“呈现”与形象“改造”之下,是人们对于他人目光在场的想象,库利的“镜中我”正站在别人的视角审视“我”。 三、对抗“容貌焦虑”:审视与力行 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想变得更美更好的初衷没有错,错的是鼓吹“颜...
    2022.11.03 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