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冬云
三等奖(10名)
《创办“农家讲坛” 助力农村改革》作者:陆春龙
《以农村土地大流转发展农业大产业》作者:陈立俊
《泰州各类开发园区要让产业联盟成为协同创新的有效载体》作者:张兆明
《“八个一”微工程给力泰州党建改革》作者:王顺兰
...
2016.01.22 10:21:00
-
本报讯(记者 钱兰 通讯员 于健 陈立俊)走进姜堰区桥头镇小杨村,这里家家临水,户户枕河,划一只小船穿过一座座桥洞,自由行走,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景。这是姜堰区落实市委市政府“2+1”两片一带生态经济总体功能布局,构建“环水”生态系统所取得的成效。
...
2017.11.07 09:36:00
-
本报讯(记者 钱兰 通讯员 于健 陈立俊)走进姜堰区桥头镇小杨村,这里家家临水,户户枕河,划一只小船穿过一座座桥洞,自由行走,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景。这是姜堰区落实市委市政府“2+1”两片一带生态经济总体功能布局,构建“环水”生态系统所取得的成效。
...
2017.11.07 09:36:00
-
护优先理念,结合全域旅游和田园乡村建设,充分整合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拓展科普教育功能。经过10多年持续投入和建设,该景区水利工程景观、旅游景观和服务功能、内外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管理水平和景区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沈军民 陈立俊...
2017.12.18 09:34:00
-
护优先理念,结合全域旅游和田园乡村建设,充分整合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拓展科普教育功能。经过10多年持续投入和建设,该景区水利工程景观、旅游景观和服务功能、内外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管理水平和景区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沈军民 陈立俊...
2017.12.18 09:34:00
-
护优先理念,结合全域旅游和田园乡村建设,充分整合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拓展科普教育功能。经过10多年持续投入和建设,该景区水利工程景观、旅游景观和服务功能、内外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管理水平和景区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沈军民 陈立俊...
2017.12.18 10:21:00
-
本报讯(记者 钱兰 通讯员 陈立俊)近日,姜堰区5个不达标重点水功能区整治方案通过了由省发改委、水利厅、环保厅等部门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
近年来,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瓶颈,2015年至2017年,姜堰区水功能区达标率分别是33.3%...
2018.02.26 08:51:00
-
河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通过40天的突击,清理整治并清除河道内网箱、网簖、沉船、木桩及水中漂浮物,保证水体畅通。同时,清理河边芦竹、枯死的杂树及河坡垃圾,确保河岸线10米内无违章搭建,无污染源排放。整治工作完成后,由保洁公司实施长效管理。
●顾俊 陈立俊 仇爱琴...
2018.03.05 09:46:00
-
本报讯(记者 钱宏斌 通讯员 周勇 陈立俊)“作为姜堰区区级河湖总河长,我认为做好做实河长制工作,需要创新管治举措,标本兼治、多管齐下打造永不褪色的水美新河湖。”姜堰区委书记、总河长李文飙表示,创新是每项工作的灵魂和动力,姜堰创新建立河长制“五个一”工作机制和社...
2018.08.29 10:09:00
-
本报讯(记者?钱宏斌?通讯员?吴林全?陈立俊)连日来,姜堰区顾高镇组织人员对镇级样板生态河——大寨河进行日常管护,打捞河面漂浮物,修整河坡绿化。“将河长制工作与‘水美乡村’创建相融合,我们摸索出了一套‘依河植绿、以绿靓水、岸绿水清’的河道管护新模式。”该镇副...
2018.11.27 1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