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魏书·食货志》)旱灾发生后,北魏政府见京都灾民自发流亡,遂加以引导,使他们顺利迁移。再如隋文帝曾下诏由官府购买牲畜分发给关中旱灾地区的农民,让他们到关东就食(《隋书·食货志》)。再如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
2010.04.23 16:26:00
-
各级干部面前一道无法回避的必答题。“国之命,在人心”,说的是民心向背决定着社会发展和政权存亡的道理。在我国古代史上,富裕没有超过隋文帝时期,而忽然导致乱亡,这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贫穷没有超过汉昭帝初期,而逐渐达到太平,这是因为爱抚百姓的缘故。在军队人数、武器实力对...
2012.07.27 12:00:00
-
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定都建康(现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
陈朝最后被隋文帝所灭,历五帝,共三十三年。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陈朝一家。吴、东晋,及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均在南京定都,所以,...
2013.05.06 08:42:00
-
格。“邗沟是最早被载入史籍,并有准确历史纪年的运河。”
几代流传,运河依旧焕发勃勃生机
出于政治、军事、经济的需要,隋朝从隋文帝开始就有了开凿运河的动作,而运河的真正开凿始于隋炀帝。顾风介绍,隋炀帝用了6年时间,分四段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通济渠、邗沟、永济...
2013.05.30 18:34:00
-
民族,甚至有白种人,“深目高鼻多须”。民族之间,有着很深的文化矛盾。但是,这种现象在隋朝得到了解决。
就以隋朝第一家庭为例,隋文帝是汉人,而独孤皇后是鲜卑化的匈奴人,这是一个模范家庭,在独孤皇后去世之前,都是一夫一妻。尽管,中国皇帝可以拥有三宫六院,而隋文帝却...
2013.05.30 18:37:00
-
蒙曼从隋朝的成就、灭亡原因、隋朝二世的评价及历史教训等四个方面入手,生动诠释了隋朝骤盛骤衰的历史过程。此外,她还突破“偏见”,给予隋文帝、隋炀帝两代皇帝以客观评价,为听众们展现了他们雄才大略的一面。
8月3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玲做客“东林文化讲坛”,为近200名青少...
2013.08.23 15:20:00
-
期处于安定环境,经济开始持续繁荣。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在淮安开运盐河,盐运由此兴盛。
及至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广下令重修邗沟,并赐名山阳渎。《隋书高祖纪》记载:“开皇七年,开山阳渎以通运漕”,《资治通鉴》记载:“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
2013.10.09 09:10:00
-
安何家村出土的唐朝时期的一副“蹀躞带”。其规格早已属于国宝级别。
双面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文帝杨坚次子,在位时间约14年。《隋书·世祖本纪》中有记载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但他的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
2013.11.17 08:40:00
-
萧后生于天保五年(567)的记载,实际是由其养父萧岌猝年推论而来。
怎嫁杨广?
化凶为吉晋身王妃
开皇元年(581),杨广被隋文帝立为晋王,这时,杨坚开始为儿子的婚姻上心了。萧后成为晋王之妻,其中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
当年,可供杨广选妃的公主有5个选项:北魏...
2013.11.28 18:09:00
-
民间对隋朝的遗存究竟有哪些并不是太清楚。
事实上,扬州和隋朝、隋炀帝相关的历史遗存并非只有大家熟知的大运河、槐泗帝陵,还有隋文帝在大明寺东院修建的栖灵塔、隋炀帝南巡龙舟靠岸地茱萸湾、蜀冈之上的江都宫、利用邗沟故道开运河的入江处扬子津、观音山上的迷楼、黄金坝的...
2013.11.28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