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76条,用时0.04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是以权力为中心、凸显权力强势地位、刻意与凡俗社会划清界限。“衙门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权为官用”、“利为官谋”,而无视民生的民情隔膜意识。      点评:如果说政府部门是个神圣之地,这种神圣应该体现在开明、公正、廉洁上,而不是把民众隔在高墙和马路之外。     ...
    2009.03.12 15:00:00
  2. 学员也有。一是党八股。讲话、讲课、写文章面面俱到,满是套话,空洞无物。这样就形不成真正的交流,没有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而产生了隔膜。一埋头念稿子上的套话就和听众疏远起来,就像带上了面具,让开会、讲课成了没有效果的空转。这 种讲话、讲课,不是强化了大家的信念,而...
    2009.03.09 16:04:00
  3. 布的抽掉“自治”、“民主”精髓的各类“市组织法”,与其理想的民主自治市制观相去甚远。在具体的城市建设目标取向上,知识精英和政府也隔膜甚深;另一方面,这些“海归派”市政学家以西方发达城市为楷模,一些设想脱离了中国的国情,也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改革方案的合理制定和有效...
    2009.04.07 15:22:00
  4. 一截的文化自卑心理。这一点有必要引起我们重视。   问题之三在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贴近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有隔膜和疏离的现象。文化有审美的品性和功能,也有社会的品性与功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然要着眼于文化的审美,但却不能...
    2009.07.28 14:16:00
  5.   话风不正的严重危害   良好的话风,让听者如春风拂面,可以拉近情感,引发共鸣;不好的话风,则让听者闻之生厌,容易产生情感上的隔膜乃至情绪上的对立。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其话风不端,从大的方面讲,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导致决策失误,疏远党群、干群关系;从小的方面讲,...
    2009.09.28 13:37:00
  6. 之后,普遍的匮乏已经缓解,但大多数中国人仍处于贫穷当中。对匮乏的记忆和对财富的追求,汇成当时最为强劲的民意。在长时期对西方经济学隔膜的背景下,相当多的人开始把经济学看作是获得财富的指南,甚或是一种炼金术,在对现代学术不甚了解的普通民众中,产生了一种我称之为经济...
    2009.10.15 10:45:00
  7. 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造成鲁迅作品在中学校园中面临如此尴尬的状况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现在的中学生与鲁迅作品有时代隔膜,读鲁迅作品不会产生共鸣;学鲁迅作品多半是为了考试,枯燥乏味;教师讲解鲁迅大都参照固定的教参,讲的是干巴巴的鲁迅……但最主要的原...
    2009.11.17 15:43:00
  8. 名著,一般也会首选国内翻译家的译本。国际上一般提倡外语翻母语。母语翻外语,尽管可以做到不出差错,但对国外读者而言,阅读起来还是有隔膜。   ●我们需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中外文化传播,要看到,翻译之后,还有出版、传播、接受,最后才谈得上影响力。杨先生的贡献只是第一...
    2009.12.04 11:29:00
  9. 写历史。然而,唯物史观的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关切,恰恰是人们在理解它时很容易忽视的一点,进而导致对唯物史观的误解及其与历史研究之间的隔膜。   当然,历史的书写也不只是在永续开放的活动中的无规则沉淀。纷繁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确实导致人类历史的杂乱踪迹,导致碎片化的历史...
    2010.01.06 12:48:00
  10. 的困惑:“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后代生活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出了家门是西方世界,回家却又好似回到了父母代表的中国。在家里,有文化和年代的隔膜。在外面,有文化和种族的隔膜。刚在网上看到2008北京奥运会的消息,打开电视看到的却是中国制造的玩具和食物大量回收的英文报导。出去和...
    2010.01.06 14:0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