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烟尘之中。
西方有句谚语:“最远的路,很可能是到达你的目的地的捷径。”大学要成就大师,要研究大学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定得嚼得菜根,坐得板凳,耐得住冷清与寂寞。但放眼目前国内的大学,鼓乐齐鸣,热闹非凡。就说教授们吧,他们中很多人直奔SCI和课题...
2010.06.25 08:42:00
-
接下来每位小朋友拿出自己准备的中华经典材料,认真颂读,使小朋友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又比课堂学习更活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通过此次颂读,小朋友们不但从中听到了很多经典诗句,还提高了文化底蕴和朗读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东大街社区结合小区特色,考虑...
2012.08.15 14:42:00
-
修身,以开阔的胸襟,壮大自己的内心,养性养心。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指出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基层,我们要学习蜘蛛结网的精神,在风雨中拼力奋斗,决不气馁,最终才能在风雨过后享受奋勇拼搏后成功的快乐。
“功到自然成”...
2012.09.29 10:47:00
-
一下未来,然后再继续迈出稳健的步伐。
在克服浮躁方面,其实我们的古人很智慧的,早就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事缓则圆”、“非宁静无以致远”。让我们秉持科学理论,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引入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在努力实践中,重新找回那流落到荒野他乡的从容和淡定;重新...
2012.12.04 16:06:00
-
这里是我一个人的秘密花园,可以收拾凌乱的心情,可以重拾挫败的信心,可以找寻迷失的自我,可以寻觅世界的纯真。花花世界,五彩绚烂,但非宁静无以致远。
川流不息的脚步,偶尔需要停下来安静思考,体验生活的乐趣,回顾人生的轨迹,品味成功的喜悦,整理破碎的心灵,我们不能让外界的...
2012.12.28 10:54:00
-
农村环境,这么多善良淳朴的群众,这么好的一个修行地,可不能辜负。”
一瞬间,我有一种失语的感觉。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在最基层,最忌讳的就是内心的浮躁。一个人内心浮躁了,他当下所做的工作便是一种敷衍,一种应酬,是很难发自内心为群众做些实事的,...
2013.01.18 17:05:00
-
名的企业家、演讲口才艺术家,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导师。
无独有偶,早在1800年前,诸葛亮就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于丹的话更为直接:“一个人的自信来自哪里?来自一个人内心的淡定和坦然。要做到内心强大,前提是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做淡定的自己...
2013.03.15 15:43:00
-
作、闪现睿智火花的时代精品。阅读经典,显然难以在光影声色、心猿意马中实现,它需要心无旁骛、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凝神思考,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
呼吁慢阅读、深阅读,不仅关乎阅读本身,而且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塑造。在寂静一隅,一本好书,一缕书香,一杯香茗,就可以为你打...
2013.04.19 09:16:00
-
一个目标、愿景。同时,它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而“致远”,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说,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
2013.05.12 14:51:00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受命于危难之中的三国智者诸葛亮深深体会到“淡泊宁静”的重要性,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自己和后人。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形象地说: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了。纵览历史,那些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的人,莫不以...
2013.07.08 0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