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也更易接受。接下来每位小朋友拿出自己准备的中华经典材料,认真颂读,使小朋友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又比课堂学习更活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通过此次颂读,小朋友们不但从中听到了很多经典诗句,还提高了文化底蕴和朗读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东大街社区结...
2012.08.15 14:42:00
-
孤独中,学会静以修身,以开阔的胸襟,壮大自己的内心,养性养心。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指出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基层,我们要学习蜘蛛结网的精神,在风雨中拼力奋斗,决不气馁,最终才能在风雨过后享受奋勇拼搏后成功的快乐。
...
2012.09.29 10:47:00
-
太多,这么清幽的农村环境,这么多善良淳朴的群众,这么好的一个修行地,可不能辜负。”
一瞬间,我有一种失语的感觉。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在最基层,最忌讳的就是内心的浮躁。一个人内心浮躁了,他当下所做的工作便是一种敷衍,一种应酬,是很难发自内心为...
2013.01.18 17:05:00
-
同时他还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演讲口才艺术家,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导师。
无独有偶,早在1800年前,诸葛亮就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于丹的话更为直接:“一个人的自信来自哪里?来自一个人内心的淡定和坦然。要做到内心强大,前提是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
2013.03.15 15:43:00
-
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愿景。同时,它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而“致远”,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说,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
2013.05.12 14:51:00
-
聋,五味令人口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受命于危难之中的三国智者诸葛亮深深体会到“淡泊宁静”的重要性,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自己和后人。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形象地说: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了。纵览历史,那些在人生道路上走...
2013.07.08 08:48:00
-
”是败兆,用以理家则家败,用以做事则事砸,用以治国则国衰。
治奢须从倡俭入手。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就是说,保持节俭作风有助于提升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
近几年落马的一些官员,一开始就是从贪图享受开始,进...
2013.07.18 09:33:00
-
”是败兆,用以理家则家败,用以做事则事砸,用以治国则国衰。
治奢须从倡俭入手。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就是说,保持节俭作风有助于提升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
近几年落马的一些官员,一开始就是从贪图享受开始,进...
2013.07.18 09:32:00
-
利的工具,进而产生各种腐败行为。
拒绝内心的“诱惑”,最好的办法是加强个人修养,不仅是党性原则修养,还包括道德层面的修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应挤出更多时间去多读书、读好书,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和阅读的愉悦体验中放松...
2013.08.16 09:10:00
-
软”文化束修官德,用“硬”制度约束官行,一切顺其自然,才能做到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是一种人生境界。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缘自心灵的宁静,是一股爽人的山涧泉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果能保持一...
2013.09.0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