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受束缚,根本无法提出与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不同的自身利益,因而不管如何改朝换代,阶级社会和剥削制度的现状却无法超越。
马克思在其思想形成之初就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
2009.03.07 16:22:00
-
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问题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之于今日的中国实践,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我们知道,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数一数二、不可动摇的。这一点,即使用西方国家的多次票选也可以证明。但马克思本人在生前却曾对自己的众多...
2009.03.31 10:13:00
-
马克思意识到如果我们不能透视哲学与历史生活之间的关系,那么自己所依据的哲学可能只是用另一种方法论证了所批判的对象的合法性,这是马克思在经过经济学研究并理解了经济生活过程与人的观念世界的关系之后所得出的认识。青年黑格尔派就是例证,当他们在批判德国的现实时,他们只是...
2009.04.01 09:43:00
-
先锋。三是利用对外援助﹐诱使对象国自觉自愿地进行所谓的“民主改造”并同西方民主制“接轨”。
“仁慈”的专政
早在1853年,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就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
2009.04.01 09:47:00
-
调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论述了经济内部不同部门要协调发展,而且论述了城市与乡村的区域间、工业与农业的产业间的统筹发展。马克思在论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时,详细阐述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部类之间应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整个简单再生产和扩大...
2009.04.22 13:52:00
-
格斯选集》第4卷第66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话,那么“抽象的个人”和“普世价值”则是资产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彻底的形式;如果说,马克思在政治领域的根本变革是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取代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话,那么他在哲学世界观上的革命变革,则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了从抽象...
2009.04.28 14:53:00
-
济上起码相对于美国是不行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迅速兴起,显然与它不同于欧洲的国家体制有关,这就是指美国的“平民主义”政治体制。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曾经说到美国的特殊性,他说美国的阶级关系相对欧洲来说要简单,因为都是移民,所以美国没有欧洲的贵族传统,这种“天...
2009.05.05 10:43:00
-
思想。尽管对民族主义有多种理解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它一向被看成是维护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黏合剂和社会力量。
马克思在阐述“世界历史”思想时,对民族主义有其独特的看法
马克思对民族主义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予以审视的。在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世...
2009.05.18 10:05:00
-
1857―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原创性的消费理论。并深入阐述了为什么“消费生产着生产”、“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的道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7页)。...
2009.05.18 10:28:00
-
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追求资本价值的无限增殖,是通过榨取剩余价值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点正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东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只是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敬,作为这样一种人,他同货币储藏者一样具有绝对的致富欲。但是,在货币储藏者那...
2009.05.27 1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