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涵基本一致。不同的学者因分析的方便,对文化的内涵会有不同的划分,我个人在研究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时倾向于使用费孝通先生的老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划分法,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也就是生产、生活工具;组织层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精神层次,即人的伦理、价值取...
2009.08.05 17:06:00
-
历史传统的文明大国的特点,因此,社区不是社会的缩影,对于中国的研究还得借助于文献,并做更大范围的研究。弗氏的这种批判本质上是对由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的太平洋民族志模式而发展来的中国社区论的置疑,即认为这是“将一个区域性的范式认定为人类普同性的范式后又将其运用到另一个区域性...
2009.10.26 14:31:00
-
要么位于东方——但是极少是在非洲。之后,他们又在大洋洲虚构了这个世界,将这些不真实的岛屿称作新基西拉岛(永恒爱国的名字,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丝毫不曾犹豫在此创造了一个地方,那儿女人美丽永远,做爱不息,他把这个地方称作凯塔鲁加)。从某个方面来说,文学首先就是一个矛盾之地...
2012.04.16 10:07:00
-
地域上的原真保护。
事实上,人类发展至今,精神领域的文化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因为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功能性规律。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历史上能够存活于今日的社会构造中的文化,都是与现今社会相干的,而那些不相干的,则都被扫除...
2014.12.02 08:20:00
-
时中断,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出自西方学者。如上文所示,此前的村落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分析性概念是“社区”。其创始人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其所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他将太平洋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调查经验称为“民族志方法”,这种方法传到中国后,就成了所谓“微型社...
2016.10.19 09:17:00
-
时中断,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出自西方学者。如上文所示,此前的村落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分析性概念是“社区”。其创始人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其所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他将太平洋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调查经验称为“民族志方法”,这种方法传到中国后,就成了所谓“微型社...
2016.10.19 10:45:00
-
传入中国的“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孔德之后,“实证主义”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论。
上世纪20年代,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根据自己“行行重行行”的经验,在人类学领域创立了一套新的田野调查方法论,即“参与观察法”,它要求田野工作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
2017.01.20 11:27:00
-
天下”。
出生于1910年的费孝通,自称算是前清遗民,生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又幸运地师从吴文藻、史禄国、马林诺夫斯基等国内外著名学者,饱喝洋墨水却一头扎进“乡土中国”,毕生“行行重行行”,探索“认识中国从而改变中国”的路径,当过国家领导人却始终自...
2017.01.20 11:29:00
-
传入中国的“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孔德之后,“实证主义”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论。
上世纪20年代,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根据自己“行行重行行”的经验,在人类学领域创立了一套新的田野调查方法论,即“参与观察法”,它要求田野工作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
2017.01.20 11:27:00
-
天下”。
出生于1910年的费孝通,自称算是前清遗民,生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又幸运地师从吴文藻、史禄国、马林诺夫斯基等国内外著名学者,饱喝洋墨水却一头扎进“乡土中国”,毕生“行行重行行”,探索“认识中国从而改变中国”的路径,当过国家领导人却始终自...
2017.01.20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