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8条,用时0.06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又如,商代甲骨文里就有象形的“网”字;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以“网”为正体。又如,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虫”的字形,地下出土的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墓竹简以及东汉的许多碑刻,昆虫的“虫”大都写作“虫”。其他像“电、云”等简化字,其源头也都见于甲骨文、金文。   汉字...
    2009.06.05 10:15:00
  2. 由原《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率先出篇,搜集了其家庭成员的各类文学作品。   《破玄:老子的密码》:王 扉著;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定价:32.00元。   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为底本,进行勘误、评析、讲解的《老子》读本,也是对《德道经》进行诠释、通解的著作。...
    2010.05.19 08:48:00
  3. 格独特、驰名中外,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种。早在秦汉时期,扬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扬州北郊天山汉墓,北京老山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扬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扬州漆艺还被鉴真大师传播至日本;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扬州漆器曾于...
    2013.01.08 15:50:00
  4. 如故,在黄色展灯下,光线可以轻松透过前后两层纱,直达橱窗背面的木板。文史专家告诉记者,这件罗衫只有不到40克重。“有一个故事,关于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纱衣,可以佐证纱衣之透:当时一名西域商人看见穿着纱衣的老板,胸口有一颗痣,就猜‘你大概穿了两件吧’,老板请他自己动手掀开...
    2013.08.06 10:12:00
  5.      史墙盘 编者按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到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竹简,再到近年从海外购回的上海博物馆藏竹简、清华简、北大简等,大量出土文献的发现,大大推动了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引领了一股利用出土文献探究中国古...
    2013.09.11 09:14:00
  6.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局部)      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彗星图   史前时代没有同时代的文字记录,因此史前考古学与出土文献可以说关系不大。但是,历史考古学(即进入有同时代文字记录的历史时代的考古学)则与出土文献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之所以这样讲,不仅是...
    2013.09.11 09:09:00
  7. 介绍,古DNA考古已基本在学界得到认可。采集古代骨头的DNA也并不是简单地表面提取,而是用特殊工艺从内部提取。早在1981年,中国科学家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核酸分离与鉴定,就发表了首篇有关古DNA的研究报告。   曹操家族DNA的确定来自于样本检测之后的反推,六地相同DNA曹姓家族的...
    2013.11.13 08:23:00
  8. 后来中国古史研究和考古学紧密结合的先声。   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互相印证。如今,从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到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竹简,再到近年从海外购回的上海博物馆藏竹简,利用出土文献成为探究中国古代文明图景的学术潮流。“王国...
    2014.01.07 11:02:00
  9. 其继承发展,以导引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现存全世界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相连,画高40厘米,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
    2014.03.14 09:43:00
  10. 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志明   通讯评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李存山   安徽大学教授 陆建华   所谓《黄老帛书》,指的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的四本古佚书,分别为《经法》《十大经》(《十六经》)《称》《道原》。作为战国中后期黄老道家的作品,《黄老帛书...
    2014.07.01 09: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马王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