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对他们心路历程的剖析,展开了对爱与信仰、死亡与虚无、正义与懦弱、良知与担当等终极问题的追问。   《人间草木》涉及这样几组人物:马礼逊和柏格理、苏曼殊和李叔同、托尔斯泰和马克斯·韦伯、梁济和王国维。通过考察他们的人生历程,周宁试图进入他们澄明而又深邃的精神生活中...
    2010.04.19 08:41:00
  2. 思想的解释已经开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可以说,《中国哲学家孔子》拉开了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思想翻译与研究的序幕,以后的卫方济、马礼逊、理雅格、卫礼贤等儒家翻译的汉学家都要由此开始自己的翻译事业。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在中国典籍外译历史上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价值。  ...
    2014.03.18 09:19:00
  3.   英国汉学“先锋人物”马礼逊可谓19世纪中英文化交流的领航员。他创建对华教会学校,在华创办中英文报纸,编纂、出版首部中英双语字典,出任伦敦语言学院首位汉语教师,创下了中英关系史上的数个“第一”。1823年12月,马礼逊乘“滑铁卢号”自广州返回伦敦,随行书箱里装满了他在...
    2016.08.24 09:16:00
  4.   童文献《西汉同文法》扉页 作者供图   自1807年英国人马礼逊来到中国,此后来华的西方人络绎不绝,来华者往往背负外交、经商抑或宗教使命,其中不乏久居中国长袍马褂客死异乡者。人们喜欢探究来华汉学家身上的中国情结。考察这些来华西方人的生活与著述,我们深感,他们身上...
    2017.11.10 08:17:00
  5. 代文学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大多以中文文献为主,海外文献尤其是以外文发表或出版的文献极少得到关注。1807年,随着第一位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来华,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开始被大量译介到英语世界。这批资料内容丰富、体系庞杂,仅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182...
    2018.09.10 09: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