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两高两低”产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快速提升。按照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基本公共服务业均等化要求...
2009.03.09 14:10:00
-
江两市从苏中区域划入苏南,更加明确了各区域的发展思路:苏南利用紧邻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区位,接受国际市场的辐射,在产业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方面寻求突破;苏中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优先发展沿江产业带,大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苏北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
2009.03.09 14:19:00
-
业中心转移的理想地区,但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贯穿沿江开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相应的比重。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着力培育集成电路、计算机及配套产品、现代通信产品、数字音视频等重点产品群。在“星火计划”有...
2009.03.09 15:43:00
-
实力,必须搞好特殊区域的开发。一要提升开发区档次,特别要和大企业、大科研单位、重点高校合作,发展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性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创新功能的高科技园区。二要争取设立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逐步建立综合性自由贸易区,着重发展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分拨配销、加工...
2009.03.09 15:54:00
-
创优,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致力于提高工业规模效益,加快了企业变大变强的进程,促进了以IT产业为代表包括生物医疗和重化工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仅次于上海。2007年苏南五市经济总量为15931.09亿元,是1978年的40.9倍。在推进工...
2009.03.09 14:19:00
-
9年、6年和3年;日本分别是6年、3年和2年。第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化将进入成熟期,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工业化发展的一般经历三个时期: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起步期;以钢铁、机械、汽车、耐用消费品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扩张...
2009.03.09 14:20:00
-
差别化的产业集群。2005年,沿江8市工业增加值7872.9亿元,占沿江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53.8%),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4.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01.2亿元,占全省的95.9%。
(二)构建园区推动型城市化模式,形成辐射带动优势
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为因果、互动并进的关...
2009.03.09 15:46:00
-
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这些科技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
2009.03.09 14:33:00
-
岸的沿江开发和沿江制造业基地,拉动了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沿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江苏省沿海战略被提到与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也有利于把沿江经济向...
2009.03.09 15:42:00
-
资创业。目前,江苏地区已有10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前来投资,仅苏州地区就有89家500强企业前来投资188个项目,其中大部分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3.2.2.2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我省沿江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自然条件优越。长江下游江面宽阔,岸线资...
2009.03.09 1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