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6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名、行夺权之实的闹剧,试图借这一形式来给权力的篡夺镀上一层合法性的光环。例如,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等等。先王禅让的传说与后世的禅让实践,一个多有虚构之嫌,一个难脱丑陋之弊,套用王国维的一...
    2009.04.29 16:27:00
  2.  “评”又可以引申为评语、评论,表示带有结论性质的话,偏重于书面语。文学评论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最早兴起于汉朝。最有影响的著作是魏文帝曹丕的《典论》,其后是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钟嵘的《诗品》。六朝以后,名家名作更是层出不穷。文学评论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
    2010.12.06 08:51:00
  3.   魏文帝曹丕: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   唐朝裴行俭: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   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千古,然而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打击,最终自沉汨罗江。贾谊20岁左右就当上太中大夫,眼看马上就要当上公卿之位了,却被人诽谤陷害,只被汉文帝授以长沙...
    2012.10.30 09:53:00
  4. 颁五条诏书作为管理和考核官吏的五条标准,“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晋书·武帝纪》);西魏文帝时发六条诏书:“一曰先修心,二曰敦教化,三曰尽地利,四曰擢贤良,五曰恤狱讼,六曰均赋役”(《北史·苏绰传》);北魏孝文帝曾规定:...
    2013.02.28 08:56:00
  5. 州本地的百姓,而是刘濞本身。相反,他后来进行反叛被镇压,反而对扬州的百姓来说,是一个祸害。   最有气势的成语   波涛汹涌   魏文帝即位之后,他乘坐着龙舟从河南出发,一直抵达广陵,想要攻打吴国。但是,当他来到扬州之后,看到对面吴国有着连绵数百里的城防和成百上千的...
    2014.04.22 16:21:00
  6.   文风,表面上看是文章的语言风格,实质上是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代名臣魏征指出,“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文章...
    2014.07.14 08:32:00
  7. 副教授刘朴兵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小学语文课本上,多处课文配图出现史实性错误。” 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七步诗》背景图中,魏文帝曹丕是垂足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而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直至唐明皇时期开始才形成有靠背的椅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手不释卷》插图中...
    2015.09.08 09:16:00
  8. 活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在中华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孔子把文艺的作用概括为“兴观群怨”,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魏文帝曹丕更是把文艺的功用抬高到了极点,他曾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可见,文艺是对现实生活具有实际意义的精神活动,一个...
    2015.09.15 08:03:00
  9. 不算是孝,薄葬才是长久之计。汉武帝的茂陵中堆满珍宝,后来赤眉军攻入长安,掘开茂陵,还未拿完。无故聚敛百姓财富,太无意义。甚至引用魏文帝为自己善后所作的《终制》之言: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无有不被发掘之墓,等到金缕玉衣被烧被抢,骸骨并尽,就太可悲了,如果违背我的...
    2015.11.24 08:43:00
  10. 不算是孝,薄葬才是长久之计。汉武帝的茂陵中堆满珍宝,后来赤眉军攻入长安,掘开茂陵,还未拿完。无故聚敛百姓财富,太无意义。甚至引用魏文帝为自己善后所作的《终制》之言: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无有不被发掘之墓,等到金缕玉衣被烧被抢,骸骨并尽,就太可悲了,如果违背我的...
    2015.11.24 08:43:00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